抢滩高利润环节抱团打品牌 象山针织企业突围
生意社9月5日讯 象山的针织服装90%以上出口,且主要以美元结算。去年来,美元已经贬值了15%左右,针织行业一般有5%的利润就很不错了。象山这一国内最大的国际针织服装生产基地,拥有千余家针织企业,6万多从业人员,这些针织企业究竟生存处境如何?真如外界传言倒闭了一大半吗?昨天,来到象山爵溪街道,多数企业主坚定地表示:“针织不是夕阳产业!”
抢占利润金字塔高端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
面对“寒流”,企业纷纷抢占利润金字塔的高端。浙江巨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金国介绍,面料加工和成衣制作是针织企业的两个主打产品。相比之下,面料加工所需资金多、技术难度大,但利润也更为可观。过去,象山的大多数针织企业很少涉及面料生产。巨鹰集团投资6亿元成立了面料中心,并压缩了1/3的成衣产能。“现在,我们的面料1/3自己用,1/3供给本地其他企业用,1/3直接出口。去年,面料生产的比例只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5%,今年就能提升到了40%。”象山还成立了印染中心、印花中心、研发中心,总投资1000万元的象山县针织品检测中心也将在本月正式投入运行。
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过去生产的一件针织内衣售价在15元左右,利润相当微薄。现在,公司生产的印花、绣花休闲女装售价提高到40至50元,仅在俄罗斯的月销量就有300多万元,利润也水涨船高。在龙头企业的引导下,很多企业纷纷减少了低档纺织品出口业务,转向生产女装、休闲装、运动装等高档服装。今年前5个月,当地普通T恤出口量同比减少100万件。
在傅金国看来,说针织行业不需要高新技术,绝对是外行话。他举例说:企业自主研发的一种特殊的面料,外层能防水、里层能吸汗,尽管成本比普通面料的成本高出3倍,却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新型面料已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傅金国坚定地说:“只要有人穿衣服,针织行业就不会是夕阳产业。现在的阵痛和洗牌,会促进更多企业进步。”
抱团打品牌中小企业将从中受惠
象山针织企业真的倒闭了一大半了吗?一见面,记者就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抛给象山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郑新国。他笑着表示事实并非如此。从统计数据看,今年来,象山共有30余家小针织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的状态。这些企业大多规模比较小,过去主要依靠大厂的订单维持生产。今年订单难以维系,或者因为利润微薄而暂时歇业。象山的许多大企业却都呈现饱和状态。今年上半年,象山县规模以上针织工业实现产值35.51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9380万元,同比增长了6.01%;实现外贸出口 交货值26.15亿元,同比增长6.12%;自营出口同比增长36.3%。记者坐车在爵溪街道转了一圈,发现果然大多数企业还在生产。
为困难中的企业“扶一把”也成了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一件大事。象山专门出台了针织行业的专项性扶助政策,这也是当地第一次为行业专门出台扶持政策。比如,为鼓励企业在外销市场并不很理想的情况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企业在去年的基础上每增加100万元的内销销售额,且打自主品牌,政府将给予2%的奖励。
不少中小企业感慨,没有品牌的话,要走内销市场简直寸步难行。象山针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干国华介绍,协会正在酝酿申请一个象山区域性的针织品牌,预计品牌中会包含象山和针织这两个元素。以后,当地出产的针织品,只要符合质量标准,都可以用这个品牌。这尤其受到了中小针织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