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转移问题调查
生意社9月10日讯 安徽服装商会秘书长叶梁今年一直感觉到在承接服装产业转移问题上有点不对劲,作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较成功的城市,去年同期上海、浙江、江苏这些服装大省的兄弟单位一拨一拨地组织企业过来参观、交流,而今年却显得“寂静无声”。“企业好象都不愿意动了,不想再扩展了。”叶梁说,原以为在今年服装产业转移会形成一个更大的趋势,但现在看来,“寒冬”已经蔓延到了产业转移中。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今年产业转移步伐出现放缓迹象除了受“寒冬”影响外,还存在对承接地水土不服等多重原因。看起来,不管是继续留在成本高的沿海地区“煎熬”,还是搬迁新地的“胜利大逃亡”,大家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
“寒冬”打乱服装产业转移步伐
“宏观发展形势不明朗,我们还是等等看。”斐戈集团董事长施云告诉记者,浙江宁波当地不少企业原本要进行产业转移的计划在今年得到了搁浅,大家都在边走边看,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做布局。
据了解,东南亚曾是浙江服装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最向往的地区,去年上半年,宁波服装协会曾带领一批企业去越南等国家进行考察,但当时越南的通胀环境已初现端倪,引起了企业的警觉,所以迟迟未下决心。果不其然,到今年五月份以后,越南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也让宁波的服装企业放弃了近两年去越南投资的想法。
而在国内,“寒冬”是今年服装行业提及最多的一种说法,广东等地成批的小型企业“死”于这个异常的气候里,使得这个行业人人自危,一些原本实力还比较强的大型企业也受到波及,它们以压缩战线、放慢扩展步伐来应对这场“危机”。
施云表示,产业转移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不得已的一种举措,只有极少数企业是从长远战略发展来布局,进行产业转移不只是把企业的一部分简单地搬过去,它还需要一大笔投资。据他介绍,2004年斐戈集团去江西设厂时就投资了5000万元,如果放在今天,各种原材料、土地、人工成本都在急剧上升,投资的数目肯定要大幅度增加。“产业转移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如果形势不明朗,我们宁愿选择先等等再动。我原来的产业转移规划是五年,现在看来,得做十年规划了。”施云苦笑着说。
转移中西部的瓶颈
那些已经转移到中西部的服装企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如果我还没有去江西,我肯定不会再过去了。”施云向记者诉苦,从目前来看,他把加工厂搬到江西还没有给公司带来利润上的进展。原本在今年还有个比较大的拓展规划,现在被迫搁浅了。据他介绍,他们公司在江西跟银行打交道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这些地方的银行在服务理念上跟他在总公司所在地宁波有差距,让他们难以适应。
“在宁波,只要企业有实力,符合相关规定,银行会为它提供各种相关的金融服务,银行会把企业当合作伙伴,视为双赢的对象;而我们转移过去后,至今没有从当地银行借到一分钱,他们的姿态太高,把我们当成扶持对象。跟沿海的服务理念起码相差十年。”谈到跟当地银行的接触,施云似乎难以抑制心中的不满。
中西部投资环境尚不成熟,思想不够开放,非市场因素影响较大,这是已进行过产业转移的企业反映最为集中的一个问题。政府对招商很重视,但缺乏招完商后的后续“扶商”政策。在某地区,甚至传出了“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事件。由于政府换届,领导班子大换血,原来引资时的承诺都成了一纸空文,合同被随意推翻和更改现象很明显。也有企业反映,个别地方政府还存在向引资企业强行要赞助、随意伸手的情况,如果企业不配合,就在税收、消防等方面进行“制裁”。如此种种,都频频令投资者受伤。
此外,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中西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的配套环境与沿海纺织服装企业云集的城市相比劣势十分明显。企业把机械设备从沿海地区运到中西部,成本其实比在沿海地区建厂还要高不少。以重庆为例,很多企业需要的面料都从广州、福建等地采购过来,物流成本相当大,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即使离宁波不是太远的江西,其生产效率起码也要低40%。这样,要实现服装产品“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特点难度很大,因此,对于潮流趋势变化很快的女装而言,实现产业转移的几率相当小。
劳动力成本低是吸引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企业认为,当地的工人技术水平难以适应公司岗位的需求。
据了解,雅戈尔集团将在重庆南岸茶园工业园投资1亿元,建设新马重庆基地项目。但在那里,雅戈尔面临了很多的困惑。他们去年从宁波来到重庆,负责生产人员的招收、培训和管理。前期的技术培训进行了三个月,新手们基本掌握了生产操作的技术要领。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在这批已“毕业”的240余名工人中,出现了比例不小的人员流动。流水线生产最忌讳的是中间工序的断档,这会直接影响生产的进度;而操作人员的频繁更换,就不能保证工艺的统一延续,进而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
目前,中西部的纺织服装行业普通技工断层、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使先期来中西部投资的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陷入“产品有订单、生产无技工”的窘境。而在到西部投资建厂的纺服企业越来越多的情形下,“技工荒”短期内恐怕很难有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