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阻路服装尾货市场真颜难保
生意社9月11日讯 伴随着众多尾货市场在北京、深圳、广州、山东、常熟、郑州等地相继开业。可以说,经历市场沉淀后,尾货模式依旧是持续高温,甚至很多商战中受挫的商业地产业主,也试图用尾货模式来盘活项目。但在此期间,也有不少如“保定海龙尾货”一般红火几天的市场陆续关张。
“尾货”这张牌,灵还是不灵,到底取决于什么呢?如何维系尾货市场的真面目呢?
从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看过关于尾货市场的报道后,顾小姐便成为了北京首家服装尾货市场“天兰天”的常客,从看什么便宜买什么,到看标牌、面料、款式,淘适合自己的衣服,一年多以来,她练成了“淘尾货”的高手。“天兰天”市场也从开业时的一层,发展到现在三层,从最初400个摊位到今天的900多个摊位,不过,顾小姐逛起来还是轻车熟路。
奥运会刚过,顾小姐便带着两个朋友来到“天兰天”,打算买些秋装,进门后,左拐右拐,突然发现自己原来熟悉的摊位格局又有了些变化:似乎堆满大包的超大摊位多了,经营大路货的小摊位少了。
除了如顾小姐这样细心的老顾客外,很难有人发现,天兰天市场内的商户不断进行着更替。“请退正装”是天兰天尾货市场总经理曾群海所坚持的管理方式之一。
因最早策划“尾货概念”引起众多市场投资商重视的北京佰戈阳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吉良认为,这是“天兰天”市场运营后,为保住“尾货招牌”扫清障碍。尾货市场想持续旺市,可谓是难关重重,管理方没有“通关”的本事。只能接受洗牌的命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