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CPI首次回归4时代
生意社9月12日讯 专家指出,近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速持续回落,并将在年内持续这一趋势,但是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消失,相反,我们更应该关注当期价格上涨中的新涨价因素,这些因素将成为未来支持通胀较高位运行的更重要因素。
一如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到位,8月份CPI涨幅明显回落。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至此,CPI涨幅已连续13个月内首次降到5%以下。这是中国通货膨胀水平连续第4个月回落,也是近一年来CPI首次回归“4时代”。
始于2007年二季度的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食品类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动力,去年全年CPI上涨4.8%,食品类价格上涨12.3%,直接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1个百分点;今年1至5月份,CPI上涨8.1%,食品价格直接拉动CPI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
稳定物价,关系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牵动百姓切身利益。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禽类生产的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并通过财政补贴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目前来看,食品价格的涨幅已明显趋缓,与这些举措的实施密不可分。
从指标看,CPI不仅同比增幅回落,而且月环比增速也开始出现负增长。需要指出的是,CPI月环比自去年5月份至今年2月份,已经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至今年3月份出现首次负增长(-0.7%)。即使考虑春节等不可比因素,那么在4月份微涨0.1%之后,从5月份开始CPI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
从国际方面看,尽管通货膨胀在很大范围内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物价增速的放缓也已成为普遍的趋势。由于原油价格从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高点暴跌逾20美元,7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28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而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两个月下跌,导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数据在连跌7周后,上周跌势突然变猛,周跌幅达到1.3%,为两年来的最大周跌幅。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供求关系将发生变化,市场上供给过剩的产品将增加,一些产品将开始面临较明显的供给过剩压力,这既会导致PPI增幅逐步回落,也会给CPI增长形成反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认为,当前中国通胀压力仍然偏大,但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周期性放慢,中国物价增长的“拐点”正在显现。
但有专家同时指出,近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速持续回落,并将在年内持续这一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消失,相反,我们更应该关注当期价格上涨中的新涨价因素,这些因素将成为未来支持通胀较高位运行的更重要因素,新涨价因素主要来自于在能源、黑色金属和农资价格带动下的PPI高位,国际原油价格增幅尽管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徘徊,以及国内理顺价格体系的背景下,终端价格的传导将加快,因此中期的通胀压力仍然不容忽视。
事实也是如此。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PI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1%,仍是一个高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曾撰文指出,当前我国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尽管PPI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CPI,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由此导致的就业和收入减少,会降低一部分群众对较高物价的承受能力。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必须理顺能源要素价格,逐步放开PPI对CPI的传导空间。一方面,财政政策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使企业能够顺利完成生产模式的升级和转型,从根本上消化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必须完善收入的再分配体系,构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全体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通过此举有效扩大内需,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供大于求”的问题,帮助企业缓解盈利压力。
中央已经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中国经济有能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