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
生意社9月12日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品牌年代,尤其是世界品牌年代。没有品牌,就等于没有未来,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商品之上的。
祖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MADE IN CHINA”英文字样的商品遍布全球,为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为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但可惜,今日中国制造的商品还是无法摆脱“外资图纸+中国组装”或者是没有知识含量的自己出品的命运。90%的可观利润归拥有知识产权的外方所有,只有10%的微薄利润属于我们。
中国纺织品出口虽然数量不少,但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大部分是定牌或者是贴牌,企业平均利润仅占全部利润的10%。纺织行业虽然已有一百多种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但却没有一个属于世界名牌,因此,中国纺织品在世界上的地位依然低微。
中国每年生产的鞋子已突破100亿双,占全球产量70%,但由于没有自己的世界品牌,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很多欧美名牌都是出自中国师傅的手笔,但丰厚的利润尽归拥有知识产权的外方收取,中国师傅得到的收益十分微薄。中国玩具,中国手表,在世界市场大行其道,但也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还不断遭受无理对待和造成贸易摩擦。
尽管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奇迹”的国际含义已经成为“理所当然”。但与此同时,“有增长,没品牌”却被普遍认定为是“中国奇迹”的负面。一方面中国的GDP总值已经挺进世界前五名,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产业链中,扮演的不过是“世界初级产品加工厂”角色,缺乏自己的品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藉西方国家的电子行业开始转移之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获得了发展;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时,西方和日本初级加工则找到了二次转移的目的地。所以,“中国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加工制造业的奇迹,但加工的大多是品类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产品。这类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利润不断下降,分摊到加工费上更加稀薄。
现在,“外国专利、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瓶颈。截至去年11月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显示,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地址来自于日本的有204723条,来自美国的有136875条,而中国的发明专利仅有17466条。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美国权威品牌调查机构Interbrand评出了“最有望国际化的12个中国品牌”,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入选的企业包括电器、汽车、个人计算机、啤酒和电信等行业,其中联想、青岛啤酒、海尔、华为和奇瑞五家企业还被评为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了相当认可”的品牌。这对于在西方市场上一度陷入品牌危机的“中国制造”来说,是一个扭转形象的机会。
然而,这“最有望国际化的12个中国品牌”,其中的电器制造商是以生产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而知名的。这些产品西方国家已经基本不再生产,却牢牢把握着制冷压缩机等核心部分的专利。中国企业所从事的最主要工作,不过是把外国的核心技术产品和本国的零配件组装为最终产品,价值链上的“大头”还是被核心技术拥有者拿走了。国内许多汽车、计算机生产企业情况也大致如此。
尽管这种模式下产生的企业,仍然有可能成为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甚至在创新原发国已经不再生产的情况下,反过来占领其市场,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但是这样的模式无论如何不能成为“经济崛起”的支柱。正如一位高科技风险投资人,曾经把这种生产方式形象地称为“装修队模式”。表面上看,企业的产品是数码电视甚至计算机,实际上拿到订单组装生产的过程,跟装修队没有什么区别。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必定是一大批来自该国的国际品牌崛起的过程,没有自主国际品牌的经济崛起,史所未见。虽然,工业产品的发展道路,必须经历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过程,品牌的建立也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打造,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我国,相信应该是时候开始调整我们的品牌策略了。
我们知道国内企业一直以来缺乏自主创新的习惯与激情。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很多企业更产生了“创新恐惧症”,甚至也有企业怀着“你创新,我冒仿”的歪念,大大破坏了企业创新环境。
因此,我建议我国政府:尽快成立品牌发展局,大量向国人灌输“利用品牌,创造财富”的道理,制定良好措施推动品牌发展。同时,保护品牌也是建立品牌的主要元素之一,国家应及早作出有效的立法架构保护品牌,全面打击侵权行为,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创造品牌,走自主创新、走品牌发展道路,让中国品牌早日登上国际宝座。同时建立品牌研究中心机构,扶持和指导企业成功创造和持续发展世界品牌,也是必须之举。
可以相信,只要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确立将创建世界品牌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而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推进,扎扎实实地逐渐建立起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那么中国作为真正的经济强国而崛起的新时代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