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绒绣艺人民博会上呼吁传统工艺亟待传承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9-15 14:11:27  来源:新闻晨报 收藏

  昨天是中秋佳节,正在东亚展览馆举办的民博会继续吸引了广大市民。此次民博会在展示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的同时,还有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但正处于濒临绝境的文化项目,如绒绣艺术、中外闻名的曹素功笔墨等也纷纷现身展场。

  在民博会上,一幅长10.5米,宽1.5米的巨幅绒绣作品《上海夜景》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该作品呈现了从延安东路外滩一直到外百渡桥这一段的外滩夜景,它曾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上海厅,目前由个人收藏。这幅大型绒绣作品由16位工人绣了整整4个月。

  据制作这些绒绣的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包炎辉介绍,这次他们一共带来了14幅绒绣作品。目前,他们这个团队平均年龄有53.3岁,他们最担心的是绒绣的命运———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艺术。在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45岁,年龄最大的是67岁的许龙娣老人,她从13岁开始绣,一直干到退休,由于没有年轻人接班,公司又将老人请了回来。由于干这一行收入不高,多数年轻人不愿投身其中。

  作为传统工艺,上海绒绣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的《香港维多利亚海湾夜景》、重庆厅的《山城夜景》,中央军委八一大楼第一接见厅的《革命圣地井冈山》……这些绒绣作品都出自上海。当时上海的红星绒绣厂和东方绒绣厂开始制作国礼级作品。上世纪60年代起,人民大会堂的绒绣从最初的上海厅沙发套,逐渐成为“挂毯”。1997年香港回归前,大家都在为如何装饰香港厅而烦恼,设计人员最终还是建议采用上海的绒绣挂毯。但如今,上海制作艺术品绒绣的单位已经所剩无几,黎辉绒绣艺术有限公司也是苦苦支撑。包炎辉介绍,过去绒绣除了用作国礼,还有大量的外贸订单,如今却滑坡得厉害。这种不景气也导致绒绣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绒绣人才必须具备较好的美术基础以及学艺的耐心,但多数年轻人坐不住,黎辉公司曾尝试从外地招收徒弟,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法留住人才。

  当年曾经风靡全国、装饰过人民大会堂的绒绣现已濒临绝境,一些绒绣艺人们为此大声呼吁:绒绣后继乏人。值得欣慰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保护遗存、扶持传承、扩大传播、推动创新”的十六字方针,本次民博会特别设立了保护奖、传承奖,传播奖以及创新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夏婷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绒绣  工艺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