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订单依赖症发作 东莞企业遭遇倒闭潮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9-20 09:00:48  来源:华夏时报 收藏

  生意社9月20日讯 中小企业“倒闭潮”依然在持续。

  珠三角是中国最有名的中小企业集中地之一,而其中的东莞则是著名的制造业基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就由此而来。如今珠三角尤其是东莞成了这波“倒闭潮”的集中区域。

  这一波史无前例的“倒闭潮”,让当地的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尽管东莞政府一再强调,根据统计数据,今年1-7月东莞只关闭了464家企业,而外迁的只有17家。然而不管是民间调查组织还是身处倒闭漩涡中的企业主,都不认同这样的统计数据。有调查组织认为东莞大大小小的企业已经倒闭了两万家,也有人认为是几千家。

  东莞一家毛织企业的老板王胜林推测,这波“倒闭潮”至少要持续到2010年,东莞的中小企业至少会淘汰2/3。东莞首届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倒闭数据很难做到精确,但倒闭无疑是大规模的。

  到底是什么让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倒闭的原因纷繁复杂,表象和根源像一团乱麻一样纠结不清。

  资金极度短缺

  王胜林是东莞一家拥有1000名多员工的毛织厂的老板。资金短缺已经困扰了他整整一年,如果没有信用担保公司的“帮助”,他根本无法在银行贷到款。但这家信用担保公司在几个月前已经为他担保贷到一笔款,而王在最近两个月已经逾期还贷,被银行和担保公司关注。“我们已经不可能为他担保了。”担保公司的经理背后这样对记者说。

  王胜林已经无计可施:“500万不行?那400万也可以。我还有资产可以抵押,愿意把所有能抵押的资产抵押出去。”他对这次基本无望的“合作”抱着巨大的希望。王胜林是东莞本地人,在这之前他已经找遍了可能“找到钱”的所有关系。

  这种状况在中小企业中非常普遍,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调查显示,广东95%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资金缺口或达1.2万亿。

  缺乏资金一方面源于订单的减少,另一个原因是整个产业链的“惨淡”让货款也难以及时到位。

  “以订单为主的企业对美国依赖太大了。”多年来对东莞制造业的研究,让林江发出这样的感叹。王胜林介绍,美国的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直接影响到订单的数量。“这个时候应该是旺季,但现在却是旺不旺、淡不淡的样子。不止是毛织,东莞的每个行业都一样。”王胜林说。

  “和往年相比,订单至少减少了一半,下半年还会减少。”王胜林几乎无法应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了,“现在活得好一点的企业,都是运气好,接到了欧洲的订单。”在王胜林的心中,运气好成了一些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

  即使如王认为的,运气好有机会接订单,企业主们也得反复定夺“做不做”的问题。东莞常平伟伦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板李焕超说:“现在收款特别难,做了订单收不到款,那样只会让企业资金周转更困难。”

  整个产业链都处在资金紧缺的漩涡中,原料供应和成品制造企业都身陷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拖欠货款,从而影响到其他环节。

  王胜林把不敢接单的另一个原因归结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是出口企业的'死穴’,本来价格是5美元,忽然告诉客户说要5.5美元,人家当然不会同意的。我们这些企业接多少赔多少,所以不敢接。”

  所有的不利好因素结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李焕超已经放弃了再撑下去的决定,“最迟到年底吧”。作出关闭的决定竟然让他大大松了口气。

  王胜林却不这样想,他决定撑下去,因为他认定资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如果有资金,我敢说东莞的大部分企业都可以渡过困难期。”他这样对本报记者说。

  资金到底是不是终结问题?什么才是制造业的症结?

  症结在于低端

  李卫国的工厂在东莞常平镇黄泥塘工业区,地处偏僻的一条小巷,极难寻找。

  厂区显得很冷清,只剩下一百来名员工了。“最红火的时候,有1000多名员工,并在河源设了分厂。”这个潮州人说。这是一家明显的依靠承接服装订单的企业。“有时候拿了订单只有硬着头皮亏本做,做得越多亏得越多。”李卫国坦言,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中根本没有话语权。

  由于以往销往美国的订单今年少得“可怜”,据李卫国介绍,同在东莞的100多个潮州老乡到年底基本上不会有人再把企业办下去。

  林江分析,低端的订单式生产模式、生产设备技术落后、没有自己的品牌等因素让类似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不仅缺少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也低。这是这些企业之所以倒闭的内在根源。

  “我已经看到底了,近期状况不会有好转。”王胜林眉头紧锁。然而,对于破解之策,王胜林只提到一个“撑”字。东莞政府几年前就开始提产业升级,认为升级才是破解之策。但王胜林的工厂现在还是全部用人工织机进行生产。但他有自己的说法:“那些买了电脑织机的企业也没见状况好到哪里去,何况现在资金这么紧,买电脑织机要花很多钱,还是尽量减少开支,准备'过冬’吧。”

  东莞寮步镇一家鞋厂的老板也抱有这样的观点:“不是我们不想升级,就像上楼梯,我不能从最下面一步走到最上面吧。”

  拥有自主品牌被认为是化解难题的利剑。然而迄今为止,整个东莞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生产工厂”,它拥有几万家大大小小的企业,但能叫得出来的品牌屈指可数。东莞毛织行业的一位领军人物曾经这么说:“做品牌?那是过独木桥,东莞有几家走过去了的?我也想过做品牌,但年纪也一大把了,做订单就好了,再也不想去拼了。”

  这种观点代表了东莞大部分企业主的想法。林江认为,东莞很多企业对升级抱有的消极态度导致了今天“倒闭潮”的严峻局面。他这样分析,很多工厂都有支撑一下渡过难关的侥幸心理,其实如果不升级,终究是要走这条路的。

  缺少品牌和技术,正是中小企业倒闭的问题所在,也是珠三角制造业的“寒冬”症结。

  倒闭推动成长

  希望“撑”下去的企业,“危机”越来越多。

  王胜林由于拖欠材料供应商货款,被后者告上法庭,法院查封了该企业的生产设备。银行贷款无望,为了筹集资金,王胜林想出售其拥有一块工业空地,但无人问津。

  而寮步镇一个和王胜林一样想撑下去的制鞋老板,已经不顾银行的信用记录,逾期还贷。而那家曾经为他担保的担保公司,也无法顺利拿到担保费用了。

  林江预言,很多撑着的企业离倒闭已经很近。但对于制造业而言,林江也认为:“这是转型期的阵痛,必须要经过这个时期。”

  东莞一直被广为批判“品牌无故事”。东莞政府多年来极力推崇品牌打造和产业升级,但成效不大,主要原因是企业不愿升,因为即使不升,它们也可以生存得很好。现在面临的状况大有“升者存,不升者亡”之势,某种意义上来说,客观的经济形势成了东莞政府推动升级政策的“东风”。

  东莞政府在推行产业升级上决心很大,市委书记刘志庚表示,要以松山湖、虎门港、东莞生态园、东莞滨海新城为平台,吸引高端的机构和企业入驻;明确提出要减少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制造环节的企业。这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广东省也大力推进“腾笼换鸟”政策,无论是经济形势还是政策取向,低端制造业都是未来几年被换之“鸟”。9月17日,广东省经贸委巡视员戚真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很关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弱、没有自己的品牌的困境,即将举行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将偏重融资、企业创新能力、出口销售能力等方面,并且为中小企业主的抉择提供专家意见,扶持中小企业的意图明显。然而尽管如此,政府更希望的仍然是企业由此转向升级。

  不少专家都认为,这一波“倒闭潮”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环境会逼迫它们去“进步”,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低端制造业只有被淘汰。

  制造业面临洗牌的阵痛,但是从长远来看,“倒闭潮”正在推动制造业的成长。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订单  资金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