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关系改变棉市难言乐观
9月8-12日,笔者参加了由郑商所主办、期货日报协办的“2008年棉花生产情况考察”活动,考察团一行主要考察了河北和山东的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生产、流通和消费情况。笔者对此次考察感受作了一个简单概括,即:棉花供需中最让人关注的是棉花需求情况、棉花产业链中最难的是棉花企业、棉花企业对后期经营最普遍的观点是谨慎。
棉花需求难有起色
与其他农产品供给偏紧的基本情况不同的是,棉花市场的状况是需求不振造成供大于求。棉花需求不振的直接原因是纺织企业采购降温,最根本的原因则是纺织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具体原因包括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
在考察中,这一情况也得到了验证。同时,由于棉花需求情况不理想,造成了市场上棉花供给比较充足,纺织企业则采取随用随买的低库存模式,一般仅保持10天左右的用量。
关于纺织企业目前真实的经营情况,在考察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关于纺织企业经营情况的说法,即:1/3亏损,1/3支撑,1/3微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2008年上年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有10000多家,共创造了122亿元的利润,其中不到3000家创造了120亿元,另外的7000家仅创造了2亿元的利润,也就是说,2/3的企业是亏损的。
不过,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也有不少对以上观点存在质疑的声音。虽然有部分企业是亏损的,但实际停产的企业并不多,有些是被重组整合了,有些则是停产一段时间后又重新生产。既有的产能退出市场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说,纺织市场产能不会短时间内减少。还有一种解释或许能解释这个现象,现在的市场环境对纺织企业来说还不是最坏的时期,绝大部分企业还能勉强支撑。
棉花企业难处多多
2007/2008年度,棉花企业面临重重困难,最大的困难则莫过于囤棉造成的亏损。囤棉是无奈之举,首先是纺织企业采购减少降低了棉花需求,二是宏观政策调控的效果难以发挥,三是棉花产量、消费量等统计数据失真让棉企失去了决策的依据,四是棉花供给量已经过剩但仍有外棉源源不断进口。棉花价格持续下跌造成了棉企库存的贬值,棉企出现两级分化,部分对后期价格判断准确且经营模式有效率的企业提早将库存销售,并实现了盈利,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则栽在了囤棉上。
棉企遭遇的困境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棉花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考察中,某大型棉企将囤棉亏损归结为经营模式导致的买难卖也难。而且,作为棉花经营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期货,很多棉企并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原因又有多方面,比如棉企对期货市场认识不深、不透,从主观上缺乏对棉花期货的利用;而棉花品级多,评级容易受主观判断影响,仓单品级存在不确定性,这又在客观中给棉企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带来了困难。
棉企经营态度趋于谨慎
目前新棉已开始陆续上市,由于天气原因,今年棉花收获要推迟15天。收购资金同样存在问题,农发行贷款难以按期下发,棉花收购企业收购速度也将减慢,今年棉花的大规模上市时间要推迟。
对于新年度籽棉的收购价格,农民普遍预期较高,河北和山东大部分地区农民的预期在3.3元/斤以上,最少的也在3.0元/斤。而纺织企业的皮棉接受价格在13000元/吨以下,按照目前的籽棉价格计算,棉花企业的利润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会亏损。
棉企处于产业链的底端,缺乏主动权。而且棉花经营量大,资金占用成本比较高,棉花价格波动较大,风险当然就高。然而,很多棉企抗风险能力差,对风险工具利用不足,经营模式又存在缺陷,于是,棉企只能采取谨慎再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