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桂西壮乡河池成新兴桑蚕丝基地


http://www.texnet.com.cn  2008-09-22 10:54:58  来源:新华网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9月22日讯 800多年前,中国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吟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景象,如今呈现在广西西部河池市少数民族乡村中。

  地处桂西北,有壮、瑶、汉、苗、仫佬、毛南、水等民族居住的河池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优越。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东桑西移”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后,河池市把桑蚕丝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经营,实现了蚕丝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新兴的桑蚕丝生产基地。

  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河池宜州市,多年来是广西产粮基地之一。如今“刘三姐”和“阿牛”的后代们,觉得种桑养蚕比种粮划算,就把大片农田由种粮改为种桑树。

  宜州市庆远镇山湾村桑蚕基地,自2001年以来,种植桑树面积有350多公顷,据称是全国最大的连片桑蚕种植基地。站在半坡上远望,只见连片的桑田中,几乎齐人高的桑树一片碧绿,阵阵山风吹拂的桑叶,如大海中波浪翻滚。环绕这个基地四周的7个自然村屯730户农家全部种桑养蚕。

  宜州市刘三姐乡孟山屯,全屯31个农户去年仅靠种桑养蚕人均纯收入就超过1万元。“现在,全屯户户拥有摩托车或小型拖拉机。这全靠种桑养蚕得来的。”村民小组长张辉说。这个屯的壮族农民覃标说,他新建一幢两层钢筋水泥楼房,第一层住人,只安装电风扇降温消暑;第二层用作养蚕房,则安装空调控温,蚕虫比人高贵。

  河池市市长谢志刚介绍,河池市桑园面积由2000年4600多公顷发展到2007年41300公顷;蚕产量则由12万担发展到153.6万担,占广西蚕茧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总量的8%左右。去年,全市平均亩桑产茧达到123.87公斤,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上。目前,河池已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其中宜州市成为全国桑蚕茧第一大县(市)。

  广西河池市的桑蚕生产成就了一大批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2007年,全市种桑养蚕涉及11个县(市、区)133个乡镇23万多农户,蚕农售茧收入达10亿多元人民币。一大批农民尝到了依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的甜头。

  中国国家蚕丝办公室一位官员说,在近年来批准全国的106个“东桑西移”项目中,广西河池市实施得比较成功。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说,河池市的蚕茧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为中国的蚕丝绸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河池市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丝绸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丝绸加工业。

  目前,全市茧丝绸加工企业有17家,自动缫丝机达到100多组,年生丝产量达3500多吨。2006年9月,广西恒源达丝绸有限公司(宜州)生产出广西第一块丝绸,成为广西首家丝绸面料生产企业。合资企业(港资)、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宜州)生产的经线丝,荣获2007年广西优质名牌产品称号,产品销售国内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桑蚕丝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