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资企业经营形势相当严峻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调查中,44%的企业反映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外资中小轻纺出口企业反映更强烈。据统计,如果价格不变,出口退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毛利率也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行业空间利润越小,出口退税率下调影响越明显,大部分企业感到难以为继。纺织服装出口退税下降6个百分点,几乎全部挤掉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嵊州的一批韩资生产领带企业,目前经营也是举步维艰,有的已关门回国。还有金属及金属制品行业,调整后的退税率下调8个百分点,本身行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使得企业经营更加困难。
融资难,束缚企业进一步经营发展。调查显示,38%的企业认为融资难度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超过3成的企业反映融资难度较大,原来规划的项目可能延期或搁浅。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7.5%,同时,融资门槛提高,审批难度加大。一些企业为了争取市场,尽早回笼资金,不得已只好降低产成品出厂价格,这直接收窄了企业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持续发展。如海盐县部分外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库存挤压现象,应收账款有所增加,企业两项资金居高不下,占企业流动资金比重高达60%,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束缚企业进一步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效益。(1)劳动力成本相对提升。外资企业劳动力管理相对比较好,《劳动合同法》出台对外资企业总体影响不大,但对一些中小劳动密集型、季节型强、人员流动大的外资企业,影响还是较大的。调查显示,21%的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劳动力成本提升约10%。(2)土地供需矛盾和用地成本上升的影响。湖州某县全年预计用地需求总量约为7300亩,而今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2400亩,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要求。今年以来土地使用税的大幅调高,土地使用成本加大,特别是外资企业从不需要征税,一下调整到需要缴纳较高的土地使用税,成本压力很大,34%的企业反映土地使用税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较大。(3)“两税合一”带来影响。“两税合一”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取消,对一些原先就冲着这个优惠而创利的企业影响最大,调查中25%的企业认为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较大,但高新技术企业则反映影响不大。
调查结果还显示,65%的外资企业达到或基本达到投资预期,26%的企业认为投资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有46%的外资企业在浙江有进一步扩大投资的打算,其中:35%的企业准备投资建立和扩大生产基地、15%的企业准备设立和扩大研发中心、3%的企业准备设立营运总部、2%的企业准备设立销售采购中心。
在调研中,不少外资企业希望各级政府能保持政策相对连续和稳定,适时提供扶持政策,给予先进、科技型企业实质性的支持,加强对企业研发项目的政府补助;能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能强化和引导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加强对企业业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能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能提高对社会保障的支持,适当降低企业缴纳劳动保障基数;能适当放宽信贷额度,增加融资渠道,以应对当前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提振外资企业发展信心
加强引导,帮助外资企业恢复发展信心。针对当前外商投资企业观望气氛较浓、投资信心指数下滑的状况,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有所作为。建议要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强引导,扩大宣传,深入企业为其排忧解难,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外商投资企业恢复进一步发展的信心,避免浙江外资经济出现大的回落。
提升服务,大力改善发展环境。一是为外资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审批环节,透明审批过程,提高审批效率;二是要帮助企业拓宽新兴市场,及时分析和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对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三是加强对重点外资企业的跟踪指导或建立联系制度,引导和强化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四是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外资企业发展,鼓励国际跨国公司来浙江设立各类总部(基地)。
积极反映,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尽管国家从2008年8月1日起已将轻纺等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适度回调,但大量出口型企业还是难以为继,轻纺类等产品出口退税率还是偏低;从紧的货币政策,仍使部分外资企业资金周转十分困难。面对当前艰难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存在的困境,建议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向国家积极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对策,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