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突围” 关注南京市中小纺企生存的现状
生意社9月27日讯 9月15日晚,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还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双率下调,意图十分明显:拯救中小企业。
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4年来这是首次。
贷款难,出口难,原材料价格大涨,用工成本、环保成本加大,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的综合变化,让大部分中小企业感受到了煎熬的滋味。
求生存、求发展,拯救中小企业的行动正在政府、金融、产业界展开。
企业生存状态调查
案例A:贷不到款,东亚漂染搬迁停滞
凤游寺50号大院,东亚漂染公司的地址,这里早在去年11月份就完全停产,计划搬到六合精细化工园。老厂区内只有几个留守的人。
公司董事长唐保平还在这里办公,接受采访时,他难掩疲惫。
今年初,他还自信满满,筹划着搬迁之后的发展蓝图,然而,由于贷不到款,六合厂区的厂房建好之后,公司已经无力搬迁,更谈不上增加新的高端设备了。“我们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银行不放,原因是我们的老厂已经停产,新厂还没有投产,没有生产报表银行就不放贷;我们又想到申请项目贷款,银行还是不放,原因是现在贷款都收紧了,对于纺织、印染行业更是严格限制贷款。”唐保平说。
在凤游寺的厂房本是租用的,东亚漂染在这里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此前在六合置地、建厂房,公司已经投入了1.1亿元,所有积累包括借款都投入其中了。
今年4月份,7万平方米的厂房建好了,然而,因为贷不到款,一切计划中的事情都停滞下来。为了留住员工,东亚漂染在停产后的这10个多月时间,仍然坚持给员工发基本工资。
东亚漂染是南京市颇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纳税1000多万元,在全国印染行业中都有知名度,多年来也为银行青睐。
去年,响应南京市污染企业搬迁的号召,东亚漂染计划搬迁到六合,并决定趁此机会提档升级,做大企业。按照原有计划,今年5月份,六合的新厂区就要投产,计划年产出规模在7--10亿元,还将上马印花、高档面料的印染设备,打造省内漂染行业“第一块牌子”。
这些美好的愿景仍在精神上支撑着唐保平。他说,从来没有这么困难过,甚至想到过高利贷,也想到过关闭公司。但是在这一行做了20多年了,还是不忍离开,还是想要坚持,期待转机。
案例B:成本上升,大吉铁塔蚀掉三成利润
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大吉集团,10年前来到南京发展,在浦口成立了大吉铁塔公司。10年来,大吉铁塔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扩产和技术改造,厂区面积扩大4倍,从意大利引进了整套镀锌生产线,成为国内镀锌工艺最高的厂家,年生产能力由4万吨提高到15万吨。如今铁塔的年产量达到18万吨。
然而,今年以来钢材的大涨价,着实让企业的经营者“心惊肉跳”。“钢材占到我们生产成本的70%,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从每吨4000多元涨到了6000多元,上涨了50%以上。”企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预计将有三成利润被钢价“蚕食”。
同时,由于汇率变化较大,企业对出口也十分谨慎,去年总产量50%出口到国外,可是今年,出口量只占到产量的20%。
“出口订单的附加值一般比较高,资金回笼情况也较好,但是一般一个出口项目从签合同到交货有半年到8个月的周期,汇率变化太快,我们都不敢贸然签出口合同了。”这位负责人介绍。
经营的困难也让企业放慢了发展步伐,原计划今年3月份,就要从汤泉镇搬到桥林镇的,但是直到目前搬迁计划还没有启动。在新厂区规划的风力发电铁塔项目,也因此被一直拖延着。
南京市中小企业利税下滑6.48%
员工在2000人以下,年销售收入在3亿元以下,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都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他们贡献了80%的就业岗位和50%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