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雄:危机之中,自有机会
生意社10月8日讯 人民币升值、海外市场需求萎缩、资金链紧张……这些在2008年上半年一直困扰中国纺织品服装业的窘境,似乎并没有对七匹狼这样的上市公司造成实质影响。恰恰相反,七匹狼令人炫目的经营业绩和在全国四处开花的七匹狼生活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周少雄今年年初提出的“洗牌论”:2008年将成为行业近段时间来最为残酷的一个洗牌年,在这样的洗牌年中,七匹狼的机会也将到来,“别人的危机期就是我们的机会期。”
与“七匹狼”这个特立独行并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名称相反,周少雄的发家史犹如改革开放中福建商人创业潮中的一朵顺理成章的小浪花。如果硬要找出一点不同之处,那就是周少雄并不像绝大多数草根商人一样最开始一穷二白,而是拥有一份在当时堪称“金饭碗”的工作——新华书店员工。
1985年,七匹狼的前身——晋江县金井劳务侨乡服装工艺厂挂着集体企业的名号,出现在福建海边小镇晋江金井。做了几年布料买卖生意后,周少雄萌发了做服装的想法。1990年,25岁的他联合6个伙伴,一起创建了七匹狼实业有限公司。
利润源自渠道扩张
2008年,预计七匹狼的旗舰店能为其贡献可观的利润。在最近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七匹狼称,该公司上半年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200%,高于2008年一季报公布的100%-150%的增幅。将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幅度按175%核算,2008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8076万元左右,而2007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36.82万元,净利润增长了一倍有余。
对此,七匹狼认为,利润的大幅增长缘于2007年七匹狼的销售网络升级项目,即该公司旗舰店计划的成功。此计划耗费了七匹狼8亿多元人民币,带来了2008年上半年新增的200多个网点,也带来了更高的利润增长速度。
但与李宁、安踏、百丽等知名品牌零售企业相比,七匹狼的店铺数量只有上述企业的一半左右,依然处于业绩快速增长期。
其实,早在上市前,转向服装零售业、营销业发展就一直是周少雄的构想,“七匹狼并不愿意成为一个最大的服装制造企业,而要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和批发企业”。他曾经公开表示,上市就是为了品牌,而投资渠道则是建立品牌的重要之举。
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靠新增店面这种渠道扩张策略带来的利润增长能否持久?恐怕不仅仅是周少雄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作为国内服装的知名品牌,寒冬中怒放的经验是众多进退维谷的同行乐于学习的模本。
目前,不止一家服装企业开始实施“整合渠道、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商机”的发展战略。这波浪潮方兴未艾,除了七匹狼之外,ZARA、H&M等国际和国内品牌也在提升自己的渠道。
但不言自明,未来的竞争绝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对于国际市场,周少雄也有自己的观点:“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的成本上升等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以创业或者是商业为中心的模型企业向外扩张,才能使国内的制造业平台不会被随意外移或者转移。中国市场特别是奥运会结束以后的中国市场,会是一个更开放的市场,是一个更受世界影响或者是更加关注的市场,所以,消费者更愿意了解中国的文化。商家在中国的发展,也应该是结合世界上最先进最符合潮流的文化来促进发展。”
提升七匹狼的国际化形象,以及国际化运作的手法,迅速地跟国际时尚接轨,这就是周少雄认为品牌在面临生存挑战时的必然选择。所以,七匹狼在这个时间段中有这样一个机会,它不仅仅是制造服装,可能又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契机。“要使服装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同,那我们就必须具备国际观的思考,这样才会有符合国际观,同时又兼具文化底蕴的一个品牌。七匹狼将会去承担这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