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透过危机看转机 自主创新是“法宝”
长期以外需为主的纺织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遭遇了近年来最严重的困境与危机。大部分纺织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其中亏损企业超过11000户,亏损面扩大到近1/4,一批外向型服装企业被迫停产停工。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正面临严峻考验。
困境:十家企业九家难
“两年前,一双鞋出口均价6美元还有利润,但现在报价必须在7.2美元以上企业才能保本。”福建晋江世通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友义说,近两年来,企业各种成本累计增幅已达20%左右。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83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44%。而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前6月的纺服出口增长率只有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高达11.6%。
另外,纺织行业的亏损企业超过11000户,亏损面扩大到近1/4。
专家认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明显加快、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节能减排力度越来越大、国际贸易冲突不断……这些因素造成纺织行业“十家企业九家难”的困境。
人民币兑美元的一路升值,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吞噬”。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上升4.3%,这意味着以外贸加工为主的纺织企业的利润正在以同样的速度“蒸发”,而实际上,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还不超过4%。
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也使企业不堪重负。2007年,棉价一吨上涨2000元,一家大中型企业一年约要采购棉花5万吨,仅此一项就导致成本骤增1亿元。
同时,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美国市场需求大幅度萎缩,给我国许多以外向型为主的服装企业造成很大生存压力。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我国东南沿海的许多加工型纺织服装企业,几乎完全依赖美国订单生存。
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危机时刻,国家调整金融政策,对于众多纺织服装类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8月1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将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的退税率由11%上调至13%;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并要求这部分额度必须用于中小企业、农业或地震灾区;随后出台政策放宽中小企业贷款额度,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
其中,出口退税率的调高,等于直接“送”给相关企业2%的利润。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虽然此次回调只有两个百分点,但是给整个企业界和国际社会一个信号,即中国政府还是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可以缓解企业压力,刺激出口。“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表明政府对产业现实形势进行了周密调研。通过财税和贸易政策的局部性调整,目的在于实现全局性的平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认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是现阶段出口退税政策体现出的最大利好,可以切实地缓解企业在国内生产经营的成本,从而改善企业的出口赢利状态。
但是,在国际消费需求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大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等情况下,仅凭退税政策的变化也不能保证服装出口企业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