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棉上市遭遇“熊市” 部分企业已经停收
棉企处境艰难
棉花市场持续低迷,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棉花加工企业的日子同样非常艰难。除了面临人民币升值、外贸环境不利、银根紧缩等多重不利因素,他们还要受棉花市场的拖累。
武城华兴棉厂厂长王新军对记者说:“今年的棉花太难收了,价格一天一变,持续下降,收高了亏本,收低了农民不卖,导致我们在收购中也很被动。”
很多企业甚至吃了棉市低迷的大亏。夏津县有众多的棉籽榨油厂,不少厂家在今年新棉开秤时错误地判断棉籽油行情会走高,纷纷大量收购棉籽开车生产,没想到棉油价格却是急剧下滑。目前,当地的榨油厂普遍亏损,开车不到一个月,有的企业已亏损数百万元,少的也亏损几十万元。据了解,当地政府已进行市场干预,避免出现更大亏损。
据介绍,尽管农发行贷款9月底已陆续到位,但对棉花收购市场并未起到提振作用。由于纺织行业不景气,棉企对后市普遍不看好,谨慎地采取随收随加随销策略,不敢存放和囤积,早期收购还未卖出的已经出现亏损。
据了解,德州市目前共有棉花企业600多家,9月下旬开秤收购的企业在400家左右,目前仍在收购的估计只有不足200家,相当部分企业已经停止收购。
棉花生产急需政策扶持
因为去年棉价较高,棉农普遍对今年价格有较高预期,但事实却是市场持续走低,让棉农饱受打击。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显示,目前棉花亩均收益较去年减少近300元,已经挫伤了部分棉农信心和植棉积极性。部分棉农表示,如果春节前棉花价格没有回升,收益无法保证,明年将不再种植棉花。
据了解,处于产业上游的纺纱企业因行情不景气,皮棉采购数量大大减少,而市场上仍然存有大量陈棉及进口棉,这些都打压了新棉价格。稳定科学地保证棉花生产能力是行业发展的需要,这无疑是一个共识。为此,改变“棉贱伤农”状况刻不容缓。
德州棉协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从棉花产业安全,还是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考虑,都应加大对这个产业的保护力度。尽管去年我国启动了棉花良种补贴,但由于覆盖面小、补贴金额低、未实行直补等因素,效果不理想,并未大幅提升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在此情况下,应当仿效粮食直补政策,在世贸组织规则下加大对棉花生产环节的补贴,采取提高棉花贴补幅度、设立棉花最低保护价,启动国家棉花收储等措施稳定棉花市场;同时,继续加大对棉花科技的投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棉花单产的新突破,保证棉农增收、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