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 踏着低沉的“鼓点”在奔跑
生意社10月15日讯 “生,还是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08年,温州许许多多鞋企老板在吟咏着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里的这句台词,陷入了痛苦的思考。物价上涨、成本增长、银根紧缩、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新劳动法实施……低沉而急骤的鼓点不断地撞击着他们的心扉;坚持还是转产,这些问题也一直盘旋在他们的脑海,有的温州鞋企选择了迁徙,有的则选择了踏着低沉的鼓点奔跑。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能跑步突围,则意味着可能死在冲锋的沙滩上”。
奔跑,在迁徙的途中
这几年,温州制鞋企业数量大面积萎缩,已从2003年的5000多家缩减到今天的2600家。截至8月底,近150家温州鞋企又“死在冲锋的沙滩上”了,就连一贯闪耀“阳光”的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也在“2008年第二季度鞋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中增添了一些灰暗的色彩,甚至断言:“随着各种压力的上升,转产、倒闭的企业将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这么一个异常“寒风凛冽的冬天”,也许迁徙是适应和规避“恶劣气候”的最佳方法。
“如今,温州30万中小企业都在谋求迁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有点夸张地说。周认为:“2008年温州制鞋业生产成本比去年增加了20%,迁移已成为温州鞋企化解成本压力的灵丹妙药。”周德文举出了奥康迁徙的成功案例。
早在2003年5月,温州鞋企奥康在迁移的途中落到了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璧山县,投资10亿元,以每亩不到4万元的土地价格购了2600亩,构建了新的巢穴——“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许多配套厂家和销售商家的跟进,温州长城鞋材、杭州兴华皮革机械、重庆裕华鞋业等12家鞋类企业入驻工业园。与温州相比,在重庆璧山每生产一双鞋,企业可节省20%的成本。这样的诱惑吸引了许多温州鞋企,一期937亩工业土地被一抢而空。
在温州,奔跑在迁徙途中的不仅仅是奥康,据温州统计局的不完全统计显示,近一年来温州外迁企业多达1000余家,整体迁移的将占1/4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