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棉花收购加工月报(2008年9月)
三、购销双方各有难处,收购进度迟缓
与往年对比,今年9月棉花收购和销售市场观望情绪更甚,市场成交清淡,棉农惜售、棉花企业慎收、纺织企业观望,新棉收购和销售进度均十分缓慢。
棉农方面,由于农资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植棉成本大幅上升,对新棉价格期望值较高。然而,今年的开秤价格低开低走,大大低于他们的期望值,直接影响到售棉积极性。面对日益下跌的棉价,惜售情绪越来越重,大部分棉农选择储存籽棉,以待更好的价格和机会,交售进度明显慢于上年。但是棉农长期在家储存籽棉不仅不安全,还会影响棉花质量,将会进一步损害棉农的利益。
棉花加工企业方面,9月份大多处于“三无”境地:一是无市场:皮棉价格一路下滑,前景不明,棉花下游无销售市场、无价位,企业2.8元/斤不能收、2.9元/斤不愿收、3元/斤不敢收;二是无资金:由于上年销售不畅,资金回笼难,自筹资金更难,农发行贷款还未全部到位,企业无钱收棉;三是无资源:棉农不愿交售,企业难以收到大批量籽棉。加工企业入市更趋谨慎,即使收购也采取快加工快销售的策略,部分企业出于对后市的担忧暂时停止收购。据调查,9月全国棉花加工企业开秤率不足4成,新棉收购进展十分缓慢。
棉纺织企业方面,受国内外经济环境、资金、成本等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不畅,经营十分困难,关停企业增加,对棉花需求不旺,尽管新棉质优价廉,也没有大量采购的动力,皮棉市场成交更加清淡。
四、棉副产品价格一路下行,难以支撑收购价格
尽管去年的皮棉价格比较低迷,但是棉副产品价格却大幅上涨,对籽棉收购价格形成有利支撑,使得棉花企业在收购成本较高而销售价格不高的情况下,尚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弥补了一部分在皮棉经营上的亏损。但是,今年以来受油料、饲料价格下跌影响,棉副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仅新年度第一个月,棉籽价格就从月初的2600元/吨降到月末的2152元/吨,下跌了448元/吨。由于棉花加工企业无法从棉副产品的经营中得到利润,反而是加工越多赔的越多,以副补主的经营想法落空,对收购更加不积极。
五、收购加工质量好于往年
由于气候因素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今年棉农交售籽棉质量的明显好于去年,主要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还加强了对“三丝”的清理。从含杂率来看,内地229级和329级平均值分别为1.2%和1.4%,新疆229级和329级平均值分别为1.85%和2.4%;从回潮率来看,内地229级和329级平均值分别为9.9%和10.0%,新疆229级和329级平均值分别为9.43%和9.2%。
加工企业今年也十分重视棉花质量问题,为了提高皮棉质量,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加工皮棉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为减少异性纤维对棉花质量的影响,加工企业还增加了“三丝”挑拣的道数和设备,据反映,今年加工的皮棉“三丝”含量明显少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