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兴:“丝绸之路”越走越宽广
生意社10月24日讯 记者在杨庙镇创业园办公室遇到了嘉兴宏阳纺织印染公司的创办人,丰华化纤经营部、恒诺化纤经营部的董事长吴玉兴。当时,吴玉兴正在看杨庙创业园生产服务用房的一期项目图,他指着项目图对记者说:“我在这里买了10亩地作为厂房,明年年底我将在这里建成一家大规模的化纤原料厂。”
逆势而上
以丝织业起家
吴玉兴,杨庙镇翁村村人,初中毕业就进入了当地的乡镇企业某丝织厂工作,每月有24元工资。他父亲是该厂的老职工。1983年,乡镇企业走下坡路。吴玉兴的父亲花了500多元购买一台二手铁木机,在仅有3间平房的家里腾出1间房开始了锦纶丝的生产。吴玉兴靠着在工厂学到的手艺帮父亲创业。仅仅两年,吴玉兴一家就成了“万元户”,家里还造起了3层楼房。周边农户纷纷效仿,翁村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搞起了锦纶丝的生产。
1989年,吴玉兴看到锦纶丝生产企业到处都是,而生产的原料紧缺,于是“单枪匹马”地出去找原料。“算是开始做销售了吧,当时我只知道江苏无锡有提供原料的公司,我就敲开了该公司的门。”吴玉兴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公司方在我的好说歹说下,只同意我做代销,卖出1吨原料,我可以拿到400元。”吴玉兴交了1万元的押金签下了生平第一份合同,跟那家公司做起了生意,而该公司目前依旧是他的合作伙伴。吴玉兴父亲的锦纶丝生产搞得有声有色。吴玉兴代销的原料不仅供应给父亲的工厂,他也成为了翁村村10余家锦纶丝生产企业的唯一原料供应商。
大刀阔斧
实现丝织业三头并进
吴玉兴的锦纶丝原料供销生意越做越好,他父亲的工厂也是如火如荼。1991年,吴玉兴了解到其他锦纶丝生产地也存在着原料紧缺情况,他觉得原料贸易大有市场,决定结束代销转做经销。但是当时他所积累的资金不够他开公司,于是他大胆地向当地信用社贷了5万元款项用于在嘉兴开设丰华化纤经营部。当时,吴玉兴的经营部依然以经销锦纶丝原料为主,而每销售一吨,他可以净赚800余元。同时,吴玉兴也兼做锦纶丝的销售,当时整个翁村村的锦纶丝生产企业都是他的货源地。
1993年,吴玉兴的父亲退休,吴玉兴毅然结束了父亲一手创办的工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贸易中。他不但做丝织产业的原料贸易,也逐步尝试做丝绸加工贸易。1996年,政府号召当地丝织企业家提升产品档次,改良产品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还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政策鼓励。吴玉兴了解到喷水织机生产出的丝织品可以直接用于服装生产,他觉得服装面料的加工生产市场前景广阔。于是,他用3亩土地建造了标准厂房,并以4.5万元一台的价格购置了12台二手喷水织机,聘请了23名有经验的工人,第一期投资150万元,开始从事喷水织机生产服装面料的生产。该厂到2000年总投资400万元。
2000年,吴玉兴在江苏盛泽开设了恒诺化纤经营部。吴玉兴说:“盛泽的服装生产加工业很繁荣,在长期从事丝织原料和产品的贸易中,我知道在那边开设经营部会极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也会认识更多的同行。”
丝织原料的经销、丝织产品的销售、用喷水织机生产服装面料,吴玉兴在不断发展中实现了该产业的三头并进。
发展壮大
产供销一体化
喷水织机给吴玉兴带来了每年300万元的产值,但是周边使用同类设备的企业越来越多。吴玉兴毅然在2005年卖掉了所有设备,停止了生产。2006年,吴玉兴和同伴在洪溪镇工业功能园区购置了32亩土地,投资3000万元,创办了嘉兴宏阳纺织印染公司,吴玉兴主管销售。
“因为做贸易经常四处走动,我还以每年10多万元的年薪从同类产业的知名公司挖来20多名技术人员。”吴玉兴说,“我们还有200余名有经验的生产工人。印染产业是服装加工产业,目前还很有市场,虽然开办才两年,但比我以前赚得更多。”吴玉兴在嘉兴和盛泽的两家经营部也在经营中更上一层楼,贸易伙伴越来越多,生意也是越做越红火。
结束采访时,吴玉兴自信地说,2009年底他在杨庙创业园的新厂将会开业,届时他会做化纤原料的生产,算是实现了丝产品“产供销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