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出口竞争形势分析
企业研发力量不足、人才匮乏
我国制鞋业科技力量薄弱,科技进步贡献率很低,科研、开发、设计、信息等方面的人才及相关的软硬件匮乏。制鞋企业多为低水平重复,自主设计比重小,舒适性、功能性新产品的研究与国外差距很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低价竞争使得我国制鞋业根本无力顾及科技的投入,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人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科技人才的不足。我国的私营企业大都是家族式的,企业管理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我国制鞋企业的营销人才,尤其是跨国营销人才更是奇缺,这对我国鞋企业发展、壮大、走向国外市场是一个很大的障碍。科技研发人才的不足使我国制鞋业缺少自主设计、研发。因此,我们的竞争优势仍是低水平的价格优势、数量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
缺乏国际知名品牌
目前我国鞋类产品已经有了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等,但这些品牌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很低。世界知名品牌鞋的原产地基本上都是中国,都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做贴牌加工的,中国企业只负责生产。由此看出,我们有很强的加工生产能力,但没有市场认可的自有品牌。
出口市场过度集中
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也是造成我国鞋类出口价格低的原因之一。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香港是我国鞋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占我国鞋类出口总量的88%,而且出口香港的产品也被转口到美国和欧盟。
提升我国鞋类出口竞争力的战略思路
根据我国“十五”期间鞋类生产、出口历史及现状,“十一五”期间鞋类产品出口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发展规划及预测),鞋类出口竞争力以及鞋类出口主要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十一五”(2006-2010)期间,提升我国鞋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总体战略思路是:保持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鞋类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战略,提升以自主品牌建设为动力的高附加值鞋类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出口鞋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鞋类产品出口市场体系。完善促进鞋类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提升我国制鞋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保持鞋类出口比较优势
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后期,我国借助劳动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国。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开始逐渐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要保持鞋类产品原有的竞争优势基础上,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在国内的梯度转移,防止向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过度转移。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目前,我国鞋类产品出口仍以数量增长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制鞋行业要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改变中国只是“世界加工厂”的局面,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加强品牌建设,支持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时,引导国内企业同跨国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收购国外企业或品牌,通过品牌合作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培育出3~5个鞋类国际知名品牌和30个中国知名品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20%。
推动鞋类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前,我国出口鞋类产品因劳动、安全、环保标准等问题,引发了国外技术贸易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鞋类出口。扩大鞋类出口、保持国际竞争,不仅要保持劳动密集型鞋类产品的竞争优势,更要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全面提升我国鞋类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鞋类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
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体系
我国鞋类出口高度依赖美国、欧盟、日本、香港和俄罗斯等传统市场,易于引发国外反倾销等贸易限制。在“十一五”期间,制鞋行业要逐步调整鞋类出口市场结构,在保持美国、欧盟等传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非传统出口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
优化产业结构,细化产业分工
对于当前鞋业正遭遇的出口困境,也可视为鞋业产业整合的开始。台湾曾是全球最大的制鞋基地,最终通过产业整合实现了最低成本制造,创造出核心竞争力。即使在今天,台湾鞋业以其品牌和技术优势,仍在祖国大陆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继续发展。
因此,中小企业放弃整鞋的生产,而改为专门生产某一零部件,或专攻一道工序,是产业分工细化的趋势使然,将使整个鞋业产地的产业成本逐步降低,从而增强地区竞争力。
少数龙头企业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大量中小企业围绕它们配套生产,最大化地降低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最有竞争力的运动鞋,这就是产业整合的结果。但这种产业整合只有依靠市场的力量,当大量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困境时,整合也就自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