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毛衫被迫转型 危机催生“凤凰涅槃”
生意社10月30日讯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说:乱世出英豪,危机中同样蕴涵着商机,只要把握好,坏事就会变好事。海阳毛衫现在就出现了他所说的转机。
危机袭来,毛衫产业命悬一线
在海阳,毛衫产业以其傲人的业绩构筑起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底色。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毛衫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自有品牌、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毛衫业的再发展,毛衫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地步。
作为两头在外的海阳毛衫,今年外销遭遇了次贷危机,欧美订单急剧减少。祥荣制衣黄总说,美国次贷危机对海阳毛衫影响很大,表面上企业依然繁忙地生产着,实际上,大家都是在保本甚至赔本生产,目的仅仅是为了留住老客户。出口一件毛衫赚取的仅仅是可怜的三到五元管理费。
生死攸关,“海阳”整合全国产业链
长期以来,海阳毛衫外销的结果是撑不着,饿不死,一年赚个几百万,缺乏变革的内在动力。现在,面临断粮,于是,联合、参与成了大家一致的行动,结果是,海阳毛衫将全国的毛衫上下游整合起来。刚刚结束的海阳毛博会上,出现了上下产业链的整合:从原料厂到加工厂,从原料产品到客商,大家都来踊跃参加。除了这种纵向整合,还出现了横向联合:即墨、常熟、濮院、海阳中国四大针织毛衫基地的厂家罕见地一同走进毛博会,海阳本地的毛衫企业也罕见地走到一起来。
来自浙江濮院的刘先生说:最近媒体热炒的江龙控股与华联三鑫面临破产,实质上都是缘于行业衰退背景下各种潜在矛盾的全面爆发。而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这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或许才是严重意义上的“全面衰退”。
凤凰涅槃,危机变成转型“契机”
几十年的外贸出口历程中,海阳针织毛衫企业至今仍为上百款国外知名品牌做贴牌加工,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经验,也产生了“新雨”、“红樱桃”等小有名气的本地品牌。但海阳毛衫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品牌”正成为一块制约行业发展提升的“短板”。当贴牌生产成为企业的一种惯性心理,在国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政策扶持下,很可能就惯坏了我们的企业。海阳数千家纺织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中,有品牌的寥寥无几。当地官员坦言,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把海阳毛织业彻底地推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发展自主品牌成为必由之路。
被迫转型,不少海阳企业在本次毛博会上纷纷拿出了自己家最好的毛衫。尽管牌子不响,还是引得不少客商纷纷订货,不少海阳毛衫企业闻到了品牌的甜味。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出现的次贷危机有利于海阳毛衫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一场大火,能让劫后的森林焕发勃勃生机;次贷危机,能让海阳毛衫加快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