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红:从啤酒大王到无纺布大王
生意社11月1日讯 中国有句老话:年过50万事休。
2004年11月,50岁的共产党员李大红自摘“啤酒大王”桂冠,辞去湖北金龙泉啤酒集团董事长职务。他面临的,是一次生死抉择。
2000年,金龙泉集团实行主辅分离改革,将下属的玻璃制品公司等辅助企业从集团剥离,组建了一个职工人人持股的湖北金龙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政府要求,公司主要负责人必须持大股,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李大红是当然的人选。
经过3年的运行,由于主业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对其包装物及原材料采购价格不断挤压,金龙王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职工纷纷要求退股。
金龙王公司董事会决定,进行股权收缩后,退还职工买断身份的“养命钱”。董事会还决定,谁出20万元风险抵押金,谁就当金龙王的老板。然而,由于企业设备老化、产品市场适应力差、赢利水平低等原因,谁也不敢去当这个穷老板。此时,公司面临破产、职工的“养命钱”没法兑现,大批职工面临下岗。
这时,在金龙泉集团董事会的推荐下,李大红对金龙王公司实行承债经营。为避免主辅业关联交易、利润转移等嫌疑,2004年11月,他辞去了金龙泉集团董事长等一切职务,挑起了民营企业这副重担,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再造一个金龙泉
李大红心里很清楚:即使金龙王能起死回生,也成不了大气候,因为企业的规模太小,设备过于老化,各种包袱太重。要彻底翻身,必须寻找新的替代产业。
通过大量市场调研,李大红发现国内还没有高档无纺布生产线,而高档无纺布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极旺。他毅然决定,与世界无纺布巨头以色列AVGOL公司合资,在荆门注册成立金龙王非织造布公司。
上一条高档无纺布生产线,1.8亿元资金从哪里来?李大红找到了金龙泉集团,请求提供贷款担保。
离开了金龙泉集团,李大红丧失了发言权,金龙泉和金龙王两个企业只是生意上的关系。但李大红请求金龙泉集团提供贷款担保的理由很充分:金龙王的800多人以前都是金龙泉集团的员工,他们为改革作出了牺牲;另外,金龙王愿意用无纺布生产线等设备进行反担保。
谈判的结果是,金龙泉集团给金龙王公司提供1.4亿元的贷款担保。另外,以色列方出资4000万元人民币。
征地、建厂房、进口设备,不到一年,金龙王非织造布公司正式投产。
按照李大红的设想,无纺布的盈利规模、盈利水平都与金龙泉不相上下,这等于再造一个“金龙泉”。
做中国的无纺布大王
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差距。尽管李大红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大半辈子,对各种困难的出现早有心理准备,但无纺布投产后出现的困难还是令他措手不及。
由于种种原因,银行7000万元贷款迟迟不能到位。这7000万元中有4000万元是流动资金,没有这笔流动资金,就买不回来原材料,没有原材料,设备就只有闲置。企业没有生产,没有利润,但银行的贷款本息是要按时还的,员工的工资是要开的。
2005年,企业出现1000多万元的亏损。李大红东奔西走,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借款筹资。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将自己多年的80万元积蓄和政府在他离职时发的80万元奖金全部拿了出来,给员工发了工资。
2006年,李大红终于在武汉找到了一家企业集团,愿意为金龙王提供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担保。这1000万元贷款到位后,等于为金龙王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公司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当年,金龙王生产无纺布5000多吨,并销售一空,遏止了亏损。
以下数据见证了李大红的努力:2005年,亏损1490万元;2006年,持平;2007年盈利700万元;2008年1月至9月,盈利600万元。
目前,金龙王的高档无纺布已占据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等国内市场,并成为美国宝洁、金佰利、加拿大好利、日本尤妮佳等世界知名企业的供应商。AVGOL公司见证了金龙王在困境中的成长,见证了李大红的人格魅力。公司董事会近日决定:向金龙王非织造布公司注资2.8亿元,再上一条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档无纺布生产线,把金龙王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高档无纺布生产基地。“压力也是动力。做企业这么多年,我相信这么一句话:努力拼搏,坚持奋斗,就会有最后的成功。”李大红非常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