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环境恶化 郑棉积重难返
生意社11月3日讯 在国家降息刺激经济、收储稳定市场价格和国际商品市场宽幅振荡影响下,近期郑棉没有延续“十一”长假后快速下跌的趋势,而进入阴阳反复的振荡期,且期价在12000元一带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但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各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和影响,国内纺织服装企业中,已经有2/3在亏损或者处于亏损的边缘,棉花价格已跌破种植成本。而外围经济贸易环境恶化和欧元的快速贬值使得美元强势不减。结合严峻的内外经济形势分析,郑棉借国家收储政策出台反弹走强恐难如愿,后市压力不减。
美元强势不减,商品反弹受压
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前期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恶化,演变为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并加速扩散,从而引起相关基金抛盘和投资者撤离市场。近阶段来,国际大宗商品的走低则与美元的走强存在很大的干系。从9月22日美国国会首次否决美国政府提交的救市方案起,美元再度展开快速上扬攻势,CRB指数延续回落,而国际原油则从9月23日的107美元左右快速下跌至目前的67美元,跌幅接近40%,美元飙升促使相关基金撤离商品市场而转投美元。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亚太股市、欧洲股市和南美洲等国家股市纷纷暴跌连连,在全球金融振荡过程中,美元避险功能相对其它货币明显增强,海外资金回流美元资产,激发对美元的需求,直接刺激对美元的需求,而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市场则大幅回落。
ICE期棉近期大幅回落一定程度上受此影响,且期价已跌至40美分左右,创近几年来新低。美元强势抑制了商品期货的上涨,在国际商品期货熊市过程中,国内棉价亦难以一枝独秀,郑棉的反弹必将受压。
外贸空间缩小,棉花用量锐减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期,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国内纺织行业对美出口减少,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盈利空间不断缩小。而国内纺织企业由于前期从紧货币政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近阶段随着欧洲经济的衰退担忧加剧,欧元兑美元汇率急剧滑落,而欧元的储备地位也遭到市场的质疑。欧元对于美元的弱势让人民币结束对欧元的走弱,逐步走强。自9月底人民币兑欧元升破10元关口之后,10月22日又将9元关口突破,目前,人民币兑欧元年内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25%。金融危机引发各国经济增速趋缓,前景看淡,进口需求减弱明显。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一、二期的到会人数和成交情况均较上年度出现了大幅下降,外围贸易环境的恶化促使国内纺织品需求锐减,纺织行业的寒冬还远远没有过去,后期还将面临更困难的局面。
收储政策出台,行情疲弱难改
近期国家陆续出台棉花收储政策,从8月份15万吨旧棉收购到10月24日22万吨收储量,再到10月29日国家发布了继续收储100万吨棉花,收储范围也从新疆扩大到内地,且维持12600元/吨收储价格不变。可以看出自9月新棉上市以来价格接连走低,甚至跌破成本价,贸易企业接连亏损和棉农种植积极性受严重打击,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后续不排除国家会继续出台相关政策的可能。今年以来,受种植成本上升的影响,籽棉成本价约为3元/斤,但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波及和侵袭,下游需求相当疲弱,籽棉价格如今已经跌到2.5元/斤附近,跌破种植成本线。此外,受不良天气影响,新棉单产、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棉农每亩收益较去年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现象。种植成本的上升及较低的收购价格,严重打击了棉农种棉的积极性。
2008年度将进入倒计时,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回笼资金的要求,虽然国家陆续降低存贷款利率和鼓励中小企业融资,但在外围经济环境不明朗而国内已由明显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的压力下,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相关纺织企业对待企业发展问题、对待资金使用率方面都是慎之又慎。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对棉花的购销相当冷淡,观望气氛浓厚,纺织企业和棉花贸易商已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2008年度全国棉花产量约800万吨,此次100万吨收储数量体现了国家较大收储力度,且目前的收购价格略微高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但是现货市场的表现依然清淡。在下游纺织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即使100万吨的收储也难以解决棉花市场的疲弱行情,收储计划只限于稳定市场,并没有起到推动期货价格上涨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美元保持强势压力下,且由于经济危机导致贸易环境恶化没有明显改善之前,国内的消费需求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那么,国家相关收储政策稳定棉花价格的效果将大打折扣,100万吨的收储对于郑棉期价并没有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极大地损害了棉农、棉花流通企业的利益,如果近期国家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如继续加大收储力度,或采取其它措施挽救困难重重的棉花上下游行业),则郑棉期价的止跌将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