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市场低迷 中储棉出手解救棉农
生意社11月4日讯 10月29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发布公告称,国家决定增加100万吨棉花收储计划,新疆和内地的新体制棉都将纳入收储范围。
这一收储量规模远远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20万-50万吨。
当天,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李槿一在北京的棉花购销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态,新一轮收储价格均为12600元/吨。他称,国家调控的核心是实现棉农基本保本,而按12600元/吨的收储价格倒推,棉农的籽棉售价能达到或接近2.7元-2.8元/斤。
截至10月30日,我国棉花现货价格仍不足12000元/吨,各地籽棉收购价从2.1-2.65元/斤不等,普遍低于政府估算的棉农保本线。
最低保护价:12600元/吨
10月29日下午4点半,不到三分钟时间,中储棉当日的两万吨棉花收储计划便全部完成,均以12600元/吨成交。
这仅仅是100万吨收储计划的开始。10月30日,1.42万吨收储计划再度迅速完成。
一位有意参加收储的棉企负责人10月30日表示,收储价“相当炫目”,12600元/吨的价格整整高出现货市场价1000元/吨,根据估算,一吨棉花的成本价普遍在11400元/吨,由于是收储2008年度新棉,不存在仓储及利息等成本。
100万吨的收储量远远高于市场预期。另外,收储范围也由早前的仅仅局限于主产棉区新疆,进一步惠及到内地产区。不过中储棉的公告仍未公示其在内地的具体收储量。
今年8月底,中储棉曾经公开竞卖收得8万余吨2007年度棉花,10月底,又再收得22万吨2008年度新棉。10月23日,发改委将收储规则做出调整,由早前的在最高价12600元/吨原则下竞卖改为一律按12600元/吨的价格成交。
中国棉花协会在其网站上表示,按照当前收储价格12600元/吨倒推籽棉收购价格,约为2.8元/斤,基本上可以弥补棉农的种植成本。中国棉花协会认为,可以把收储价格理解为棉花的最低保护价,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有利于保护棉农的基本利益。
不过,两轮共计30万吨的收储都并未能解决棉花滞销难题,全球金融海啸使得市场普遍看空后市,棉价也因此节节下跌。李槿一表示,2008年度棉花产业从棉农、流通企业到纺织方面都很低迷,核心是缺乏信心。
反映现货市场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从9月1日的13464元/吨到10月15日的12512元/吨,下跌近千元,10月30日,这一指数已经跌到11773元/吨。
籽棉的收购价也一路走低。
9月新棉上市之初,国内籽棉收购价普遍在2.6元-3元/斤,而目前收购价已经跌到2.1元-2.65元/斤。
核心问题是纺织品市场低迷
棉价背后的“三农”问题,让政府颇为忧心。
今年9月中至11月正值新棉上市之时,然而今年的籽棉收购却异常迟缓。山东棉麻集团副总经理张共伟说,保守估计山东地区仍有50%的棉农还在观望,等待更好的收购价,而在往年同期该地区棉花收购进程都已经达到70%-80%。
山西运城地区永济市开张镇常营村棉农陈小宾家今年共采摘了14000斤棉花,不过到现在也仅仅卖出去4000斤,“还有1万斤一直囤着”。
陈小宾说,运城地区的籽棉收购价已经从9月中旬的2.85元/斤跌到眼下的2.3元/斤,“村里家家都堆满了棉花,9月、10月初,我们还觉得价格低,不愿意卖,现在想卖也没人买了。”
陈小宾家共有23亩地,又包了25亩地,按照目前2.3元/斤的收购价计算,卖棉的收入“只能勉强打平种子、化肥以及包地的农资,劳务费是不能指望了。”除却一家人的劳动,陈小宾今年还花了1000多元雇人来帮忙采摘棉花。
村里其他棉农的情况也都相仿。常营村共有耕地8000亩,其中7000亩都是种棉花,1000亩种玉米。
陈小宾说,村民们有的准备外出打工,不再种棉,也有人考虑改种玉米。“种玉米比种棉花省事,今年每亩还赚了400-500元”。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陈晓燕10月30日表示,考虑到棉农种棉成本普遍比上年增加了20%-30%,今年籽棉收购价在3.5元/斤时,棉农收益才能与去年持平,而收购价在3元/吨时,棉农种棉略有盈余。目前2.1元/斤-2.65元/斤的价格,对大部分棉农而言都意味着亏损。
100万吨规模收储能否给棉农带来实质利好尚待观察。
新疆巴州供销社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政府100万吨的收储旨在实现棉农基本保本,不过,他个人判断,收储只能够稳住皮棉价格和籽棉收购价格不再继续下滑,但是“想要棉价反弹也并不容易”,12600元/吨的收储价会成为短期棉价的上限。
10月3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下跌173元,报收11773元;郑棉主力901合约报收于1227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45元/吨。
陈晓燕表示,收储政策能否惠及棉农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现货棉价能否就此稳住,二是收储利好能否及时传导至籽棉收购价。
中国棉花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收储利好迟早能够传导至棉农手上,不过这一传导需要时间。他表示,当前棉市的核心问题源于纺织品市场的低迷,进而导致用棉量不振,因此,收储也仅仅是一个应急措施,如何让纺织企业渡过难关才是解决棉农卖棉难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