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北京老字号“双顺”守望旗袍60年 (图)


http://www.texnet.com.cn  2008-11-04 08:33:50  来源:北京晚报 收藏

里根夫人身着双顺制作的旗袍

里根夫人身着双顺制作的旗袍

  陆德喜欢姐姐的旗袍,更迷恋女明星阮玲玉、胡蝶、周璇穿旗袍的样子,为了记住这些形象,她照着这些明星的照片,每天不停地画,从此就产生了画画的兴趣,这为她建国初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的设计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戏”学习时,有一位做中式服装的贺朝臣师傅,住在棉花胡同学院的对面,那时陆德经常去他家看他做活儿,在贺师傅的指导下,她用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棉花和布料,平生以来第一次给自己做了一件小棉袄,从此以后都是自己做衣服穿了。

  陆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第一届本科舞台美术系后,留任该校研究《中国服装历代史》,后调广播事业局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为中国第一个女播音员沈力设计旗袍,俩人从此结下终生的友谊,沈力也为陆德以后旗袍设计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改革开放以后,新科技、新思潮、新时装对国内市场震动极大,女性着装更加富有现代意识和个性化,与此同时,被冷落的传统旗袍,几乎成为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装束,表现在少数人用作礼仪的着装,市场上也出现粗制滥造的旗袍。面对这种被扭曲了的现象,陆老及时策划召开了《北京市首届旗袍研讨会》。

  原纺织部副部长李昭请大会为旗袍正正名,不要使旗袍成为“服务小姐的制服”。王光英夫人应以丽女士及大使夫人和使馆工作人员

  在会上也陈述道,过去的出国女士都穿旗袍,现在送外国人旗袍做礼品时,人家摇头不敢要,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社会上乱穿降低了旗袍的身份。著名演员蓝天野、金雅琴、李婉芬等呼吁:不可以把旗袍仅限于端盘子人的工作服。这次研讨会为旗袍的复苏实现了非常良好的开端。

  研讨会之后,陆老应香港之邀设计制作了110套旗袍,分旗袍的起源、旗袍的演变和旗袍的创新。创作工艺采取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机械相结合,旗袍的面料除搜集到的古老材料外均运用了现代面料,在创新旗袍部分大胆设计出带有旗袍元素的牛仔布料的短款旗袍和露脐旗袍,还设计出了袒胸露背的晚装旗袍。以“小陆服饰艺术团”之名赴澳门演出,香港亚洲卫视进行了转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2名佳丽身穿着陆德设计的款式繁多色彩斑斓的旗袍,出现在舞台上和澳门的大街小巷时,竟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给澳门增添了无限暖意,喝彩的掌声有节拍地响起:“好看”、“漂亮”,有人惊叹地说:“中国又讲究穿旗袍了。”

  为了传承和培养继承人,陆老将在法国高中毕业的孙女招回国学服装,并自建“德浩国服店”,请进了原“双顺”退休老师傅杨淮芝、王少坤,使“双顺”的传统手工技艺继承下来,还请在服装学院进修过的中年技师杨正安,将传统旗袍工艺与现代工艺结合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总结出一整套自己的理念:即“扬长避短”的量体裁衣的方法。在盘扣的工艺上也做了很大改进,这种创新的花形点缀在不同款式的旗袍上,不仅是一种盘扣还是一种装饰。过去穿旗袍讲究的女性都在里面穿一件衬裙,现代人为了简便大多数人不穿衬裙,既要遵循传统而又不添加繁琐。而改良成这种带有衬裙效果的旗袍,即便高开叉又不会全裸大腿,更显得庄重高雅又不失传统,这一制作工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保留至今。陆老在旗袍款式上还有一种创新,就是把领口与西式领口相结合,因人而异向下开,旗袍领子不卡脖子,还能显出脖子修长;还有一种款式是领口挖出桃形或菱形,领口处能显露出项链饰物,这种款式当年在市场上很流行,一些西式女装也都采用了这种领型,已成为社会上的时尚产品。

  又是一个风和日暖的春天,陆老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一个不眠的夜晚,她构思出了旗袍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文稿,接着就一处处寻找合作单位,说服有志者,历经种种艰辛,顶住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与挫败,义无反顾地努力争取。根据申报条理诸项撰写文稿,认真查找资料并挨家挨户追踪老师傅。那年冬天很冷,陆老在女儿的陪伴下,朝出暮归日复一日,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从一个老师傅那里知道另一个老师傅的地址,用笔记、用摄像机录制,把北京传统旗袍的来龙去脉,比较完整地撰写成文章。申报部门要求文稿必须是电子版稿,于是陆老自己购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在孙女的帮助下用手写板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夜以继日。她把弘扬民族文化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当成自己的责任。2006年京式旗袍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北京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陆老与北京红都集团合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国以前北京人做旗袍都到成衣铺去做,“双顺”是清末民初北京专门制作中式服装最大的成衣铺,成为上流名士的经典服饰。“双顺”曾为宋庆龄、李宗仁夫人、里根夫人、王光美等出访订制旗袍,一度专门为使馆和出国人员订制旗袍,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双顺”的旗袍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誉为中国旗袍的顶尖品牌,“双顺”创始人韩俊峰,第一代传人支善文等,均已故。第二代传人杨淮芝等年逾古稀。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旗袍进入了低谷,九十年代第三代传人陆德在继承传统旗袍的手工技艺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京式旗袍手工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陆德以“双顺”品牌第三代传人的身份和“红都”合作,重张试营业“双顺”专营店,重振老字号雄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旗袍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