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轻纺:科技创新“海阔天空”
生意社11月10日讯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阴云”笼罩下,我国外贸出口遭遇巨大压力,作为传统出口大户的纺织行业首当其冲。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行业出口 交货值5808亿元,增幅回落7.3个百分点。
面对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福建海天轻纺集团逆境求变,跳出传统产业链,借助“外脑”加强自主研发,进军新技术和新材料领域,走出了发展新路。
逆境求变:退避传统产品市场
“难!难!难!”在汇率波动、成本上涨、外需下降等多重压力下,外贸企业的日子“很难捱”。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王启明说,自去年以来,企业各种成本累计增幅已超过20%。
“今年更是雪上加霜,从3月份至今,仅纺织品所用的染料价格已经上涨3倍以上。”王启明说,全球金融海啸不仅使美国需求萎缩,就连欧洲、南美等市场也深受其累。“下半年以来,福建不少纺织企业外贸订单已锐减一半以上”。
纺织业是一个全竞争的产业,传统产品利润薄,进入门槛低。王启明说:“我们不仅要与国内同行竞争,还要面对越南、印度等国新兴制造商的挑战。如果继续陷在传统产品的泥沼中厮杀,企业看不到出路,怎么办?”
困则思变。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给纺织化工行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虽然近期油价回落,但能源原材料成本始终是悬在纺企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节约资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角度来看,发展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材料,必定是大势所趋。王启明说:“为此我们跳出了传统纺织面料的竞争,走上一条差异化、功能性产品的道路。”
在海天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一种印有“Paper or
Plastic Neither,Recycled/Reusable”(非纸、非塑料,可循环利用的再生材料制品)字样的购物袋。“这种购物袋用新型环保材料制成,别看它只有书包大小,每只可承受200磅的拉力。”
“由于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每只成本仅0.6美元,而出口美国单价则能达到1美元。这种袋子已通过了美国FDI认证,今年已经出口美国200万个,我们还拿到了明年7000万个的订单!”王启明说。
近年来,海天不断降低传统产品比重,产品结构逐步向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倾斜。据王启明介绍,目前在海天的外贸产品中,传统纺织面料仅占20%左右,其余全为新型材料和环保产品。“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往新材料方向发展。”
借用“外脑”:进驻技术“高地”
在海天集团,购物袋并不是他们唯一的“秘密武器”。事实上,这个创办于福建泉州的“草根企业”,甚至已学会从玉米中提炼新型纤维材料。
早在2004年,海天就与世界化工业巨头美国杜邦公司合作,开发源自于玉米的新型生物基纤维和面料。海天也由此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全球第二家获得杜邦公司许可的PTT短纤维生产厂商。
“民营企业做研发不容易。自主技术的研发投入大、见效慢。”王启明说,“但企业要发展,这一步终究是要迈出的”。
为了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海天把眼光投向了“外援”。在杜邦之后,海天还与国际最著名的羊毛开发机构——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合作开发新型羊毛面料,公司与国际行业巨头的一系列技术合作甩开了大步。
“与外国人的合作我们不吃亏。”王启明说,比如杜邦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已经有50多年,利用他们的基础技术,我们着手实际应用领域的研发,“最终杜邦分享了消费环节的利润,海天则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团队”。
与此同时,不少国内科研机构也成为海天的“智库”。近年来,海天先后与东华大学、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等高校和科研部门共同组建了国家产业用纺织品工程中心、东华海天针织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中色服装/家纺设计中心等研发机构。
这些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海天的新材料研发能力。2007年,由海天与东华大学联合承担的“高导湿涤纶纤维及制品关键技术集成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半步”优势理论
“几年来我们在研发方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公司也经历了一段‘有投入无产出’的空白期。直到2006年,我们的研发团队与国外大企业结成技术同盟,公司才真正稳定了。”王启明说。
如今,海天年产值已达7亿元人民币,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到了其中的4%左右。集团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00多人,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包括面料开发中心、染整开发中心、服装设计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纺织材料及染料助剂应用中心在内的综合新产品研发基地。
2008年4月,由海天集团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GB/T21655《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一部分“单项目组合试验法”正式发布,并将在今年12月正式实施。
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海天的新型纺织面料已遍布欧美、日本、东南亚和澳洲市场,并成为阿迪达斯、耐克、李宁、安踏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据王启明介绍,除了产品外销以外,海天的研发团队现在已具备技术输出的能力,每年能收回约2%的研发成本。“计划到2010年研发部门完全独立,成立科技公司,自己养自己。”
谈起海天的经营理念,王启明说:“民营企业搞自主研发,起步总是艰辛的。重要的是不好高骛远,而是善于借助外力,甘于从细节入手。只要紧盯市场需求,永远走在同行前面,哪怕仅仅领先半步,就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