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麦时尚”,借来“过冬”的“棉衣”


http://www.texnet.com.cn  2008-11-10 10:42:18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收藏

  对要“过冬”的中国品牌企业来讲,麦品牌所引领的“时尚、低价、快速、少量多样”的麦时尚,给中国品牌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营销启示?中国品牌企业能否从麦时尚中学到有益企业“过冬”的本领?“一流的品牌、二流的产品、三流的价格”的麦品牌能否成为中国品牌企业可以借来御寒的一件“过冬棉衣”?

  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品牌企业能从麦品牌学到不少“过冬”的本领:

  一、“过冬”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到店面上,而不是广告上。麦品牌基本上不做广告。它靠的是店面: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特色的橱窗设计以及独具一格的店内展示。每次消费者进入麦品牌店,都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品牌体验。麦品牌在店面上的投入可谓不惜血本。麦品牌的店面成为消费者流连忘返、心荡神怡、频繁光顾的消费体验平台。相比较而言,中国很多品牌企业,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这个生活馆,那个体验馆,地理位置不可谓不优,面积不可谓不大,但绝大多数不过是产品的陈列馆而已。对店面消费体验的设计非常欠缺。这是中国大多数品牌企业需要重视和强化的。这不是要求中国企业不做广告,而是学习到麦品牌的品牌操作精髓-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店面上。

  二、“过冬”要更准确地把握消费需求,快速响应满足。这是麦品牌的强项。麦品牌对消费需求的快速把握和满足能力,会让绝大多数的中国品牌企业汗颜。有很多企业还没有脱离“拍脑袋”、照搬模仿的初级阶段。有些品牌企业连基础的消费调研都没有。大多数企业的新品开发,依仗于企业个别人,特别是企业领导人的“跟着感觉走”。相比较而言,麦品牌值得中国企业好好学习。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时尚灵感,ZARA在世界很多大城市都安排有“CoolHunter”(“酷猎手”),专门捕捉当下最流行的时尚元素。他们是潮流的发现者,他们在世界各地不停的旅行来发现新的流行趋势。这些潜在的设计理念信息被送往公司总部,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LaCoruna。在那里400多名设计师和生产经理每天在一起工作讨论决定哪种款式特别吸引顾客。在零售店面,ZARA的每一位门店经理都拥有一部特别定制的PDA,通过这台联网的PDA,销售信息实时传送给设计师。这就是销售点情报系统(Pointofsales)。此系统通过货品条形码的扫描,可实时收集商店各类销售、进货、库存等数据。另外,ZARA每一家店铺的经理都有一部电子手账,他们既可为客人实时检查货品,以提高服务质量,又可以实时将顾客的品位信息实时传回总部。ZARA设计部工作的设计师可实时获得那些信息,从而减少掌握潮流所需的时间,让设计师更能实时设计出更合顾客口味的时装。

  三、“过冬”要企业练好内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体化运营系统。大多数中国品牌企业内部“条块分割”严重,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市场链。而麦品牌则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一体化运营系统。以ZARA为例。围绕“快速时尚”这一精确的定位,打破了传统的由设计到采购、再到生产、销售、服务的直线价值链的运作模式,形成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共同运作的一体化模式,ZARA设计师、采购专家、生产专家、市场专家联合形成了一个“商务团队”。

  四、“过冬”要企业具有更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麦品牌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是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特别是对供应商、物流的成功把控和管理。而大多数中国品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消耗了“过冬”企业的大部分资源。麦品牌在供应链管理上非常出色。是麦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以ZARA为例。在采购方面,ZARA有自有的布料公司,所产89%的布料都是供应给ZARA,这样不但可以加快ZARA采购的速度,还可以配合ZARA弹性生产所需要的灵活性。同时,ZARA还有260多家布料供货商随时待命。这么庞大的供货商数量,除了削弱它们各自的议价能力外,也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快速和低价供应。在生产方面,ZARA拥有20多家位于西班牙的资本密集的自有工厂专门负责高度自动化的工序,以提供实时应变。ZARA50%的衣服均是由自有工厂生产,大大保证了快速、灵活的特性。然而,ZARA不会拥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厂,而是将缝制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外包给400多家的合作厂商,从而使工厂能更灵活、更快速地调整生产规模。ZARA有庞大的,非常智能化的配送物流中心。并将物流中心设置在交通枢纽。3/4的货品是由货运承包商从物流中心用卡车运往欧洲的各个连锁店,保证在两天内到达,不仅运送成本低,而且速度快。至于将货物由欧洲的生产地运往较远的销售点,例如,美国和日本的连锁店,ZARA会不惜成本,以飞机直接运往该地。而其他的竞争对手基于成本的考虑,往往只会以船运输,这当中已经相差几天了。在灵活和快速的结合下,它的物流效率在业界内已达到数一数二的境界。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愿更多的中国品牌企业,能从麦时尚中学到“御寒”的本领,安全“过冬”,迎接品牌的“春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品牌  ZARA  H&M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