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服装厂基本灭绝 幸存者重做贴牌加工自救
除此之外,大部分生存困难的外销型加工企业开始转攻国内市场,但是他们的出口转内销之路同样充满着艰辛和曲折,“进入国内卖场运行成本太高。”一位有意进军内销市场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不仅仅要面对陡增的运营成本,还得花大力气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
“一逮到机会就能爆发”
尽管如此,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同行面临的困境,福建企业整体表现其实还算强势,不少企业仍然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乃至壮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耐克今年年底将在泉州增加5条生产线,这在正值寒冬的服装制造业简直是奇迹。据了解,由于耐克在泰国的部分厂房关闭,一些订单转移至国内,而代工生产链完整及领先的技术优势正是包括耐克在内的国际大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福建沿海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福建鞋服企业之所以能在这轮危机中表现出来超高的抗风险能力,正是来自于很早就启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其他地区企业还在扎堆出口外销时,福建一些企业很早就坚定不移地走品牌之路,降低对出口的依赖,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外销、内销、贴牌加工等合理的产业配比。
当地最大一家童装制造商宝德集团的总经理林向阳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的出口额预计和去年持平,对于原因,林向阳归结为坚定不移地走品牌路线。“在大部分童装企业还处于低价格混战中时,宝德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品牌经营之路。”而正是品牌积累下来的优势“帮助宝德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此外,许多有远见的鞋服企业纷纷在硬件和软件上未雨绸缪,在福建,一些大的鞋服企业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进行设备改造和升级,降低更新换代的成本。“一逮到机会就能爆发。”在林向阳看来,危机同时也孕育着机会。
记者手记
爱拼才会赢
从工业核心区晋江到泉州市区,不过15分钟的车程,以往每逢入夜,工业区变得人迹罕至,成群的打工者和私企老板涌入市区消费,如今泉州街头的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意,他们的依据是“停在KTV门口的奔驰和宝马明显减少了”。
泉州,这个诞生了安踏、特步、七匹狼[10.33 4.34%]、九牧王、利郎、柒牌等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牌的地方最初只是一个小侨乡,上世纪90年代,涌现出许多家庭作坊,这些不满足于为名牌企业贴牌制造的家庭作坊在技术成熟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然后迅速形成了产业集群,完成了从仿牌、贴牌到造牌的飞跃。
今年上半年,在欧美市场需求萎缩、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福建省的代工企业订单曾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滑。而耐克选择年底在泉州新增生产线的例子表明,危机中同样孕育着机会。业内人士表示,泉州已经有完整的生产链——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同时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工人,这些都是福建代工企业的优势,也是能吸引耐克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大牌企业的主要原因。一些原本以内销为主的企业也开辟了部分代工生产线,为欧美企业代工,这些转变都是因为“需求决定一切”。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尽管对明年的形势并不乐观,泉州大多数鞋服企业都做好了多元化经营的准备,他们大多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忙着储备各类硬件和软件设备,他们信奉的是危机来临时要积极进取,而不是坐以待毙。就像闽南人都会唱的《爱拼才会赢》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金融风暴给服装纺织品行业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爱拼才会赢,他们要做的不过是伺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