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加工厂地位正在调整
生意社11月18日讯 “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本身正在出现一些调整。”瑞信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
出口退税降低、原材料价格上升、运费增加、工资增加、人民币升值……当这些因素全部集中在一起时,形成一股强大的风暴,席卷至中国这个昔日的“世界工厂”。有专家表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遭到撼动。据德国工程技术协会估算,在中国有大约1600家的德国公司,现在其中的1/5正打算退出中国市场。那么下一个“世界工厂”会花落谁家呢?
此前一度盛行的“越南说”,被一场经济困境所否定,随后,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与之毗邻的柬埔寨、菲律宾、泰国,但还是举棋不定。而最近一位从事中美加工贸易多年的人士表示,他必须寻找除中国之外的加工贸易市场,跟横跨太平洋的高额运费比起来,或许美国国内或者周边的地区更适合。
如果说这位人士的提法还只是让人联想到墨西哥,那么一位专门为客户提供选址意见的咨询师的言论则是把墨西哥从幕后摆到台前。该咨询师表示:“我已经感觉到了一种战略转移的趋势,很多曾经属意到中国生产的客户现在都改变了主意,高油价将非常显著地影响全球制造业客户的地缘选择。”这位咨询师还表示,在上一轮全球化进程中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比较下来,墨西哥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之所以说墨西哥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有以下几个原因:
劳动力成本方面:根据美国劳工部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约为美国的1/7,而中国则少于1/10,而这一成本优势现在正在悄悄被美元贬值和油价上升同时扭转。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油价和物流成本方面:有研究表明,将商品现在其他地方制造,然后运到中国加工,再出售到海外的出口比例。2007年剧减44%到50%。据了解,以往亚洲在油价及运输成本低廉时,会将商品的原料从数千公里外运回本土,首先在诸如越南等低工资地区开始制造,然后拿到中国的高科技工厂进行技术层次和附加价值较高的加工工序,完工后再装运出口,卖给欧洲和美国的消费者。这样的生产模式需要庞大的运输能源支撑,当油价大幅飙升,商品成本会随之大涨,这种模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墨西哥到美国的地缘优势不容忽视:当油价上升至每桶150美元时,一个12米的货柜箱从上海运到美国东岸,成本将近1万美元,但同样大小的货柜箱若从墨西哥运送到美国东岸,成本只需4000美元,较到中国上海便宜一半以上。
把企业搬到或者在墨西哥设厂已经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如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的电气设备制造商艾默生公司最近将电器马达等产品的生产线从亚洲转移到墨西哥和美国本土,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更接近北美的客户,降低运输成本。
与此同时,非洲大陆之外的一个美丽岛国——毛里求斯也开始受到人们关注。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面临转移过剩产能的需求,而待开发的广阔非洲是最具有竞争力的目的地,不过由于多数国家的政局动荡、传染病和治安顾虑,毛里求斯则正是中国商人理想的桥头堡。这个独立后仍沿用英联邦体制的国家,与中国关系良好,政局稳定,政府廉洁高效,多数居民掌握英语、法语,受到良好教育,每年吸引超过90万欧洲人来此旅游,旅游业发达。蔗糖制造和纺织品加工业也为国家贡献财富,而今年毛里求斯人均GDP已达到6300美元,经济竞争力在全球排名第29位。而现在这个国家正迫切希望引进更多外资,发展旅游、制造、物流、贸易、金融和研发等高科技企业。中国成熟而优惠的技术管理是他们最热切追寻的目标。
陶冬认为,全球经济回落,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出口有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第一个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回落,人民币的升值,中国出口的增长幅度会有所放缓,这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国的劳工成本上涨非常快,出口退税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那么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东西,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在这个情况下,中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正在出现一些调整。“我们看到广东省最近讲了很多产业升级,这实际上代表的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个人认为在未来的三年,广东省的出口制造业企业当中,至少有1/3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