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裁缝米尺下的30年 (图)
家住德胜门外四合院里的赵颖女士,刚刚给她的母亲赵阿姨买了一套大衣柜,这衣柜足有一面墙的长度和宽度。但是令赵颖没有想到的是,新衣柜虽然大,还是放不下全家人春夏秋冬的所有衣服。
“家里衣柜扩张的速度很快,印象里每隔10年家里就要换一个更大的衣柜。”赵阿姨说她自己就是裁缝,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她30岁时一年到头换洗的衣服也总共不超过10件……
1978年……
黑白蓝绿的世界
“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穿一身绿军装,要么穿一身工人的牛仔蓝。要是女孩子想穿别的颜色的衣服,就得想办法了。”回忆起30年前的穿衣经,赵阿姨这样说道。据她自己讲,自己结婚时的礼服就是一身最普通的绿军装,但这在凭布票买衣服的年代里,也是不太好买的东西。因此这身衣服成为她当时小小的衣柜里惟一值得珍惜的衣服。
1978年,也就是家里的独生女儿赵颖两周岁的那一年,赵阿姨学徒出师,在一家国营服装厂里做裁缝。那年,想做衣服,料子只有纯棉的,而且不管怎么做,都只有那几个样子。
“我们不缺制衣的工具,只缺少漂亮的衣料和精美的图纸。”赵阿姨回忆道,那个时候车间里除了生产衬衫用的白布料与做制服用的黑布和灰布外,也只剩下绿布和蓝布。“而且布料大多是纯棉的,做成衣服后得上一遍定型浆,防止衣服在运货过程中就出褶子。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的确良"(涤纶的纺织物)的,颜色也不漂亮。”
说到“的确良”这种布料,赵阿姨说当时这就算是比较不错的料子了,这种布料分纯纺的,也有与棉、毛混纺的,做出来的衣服耐磨,不走样,容易洗还干得快,所以当时一到夏天大家都抢着加工这种面料。
在采访结束之后,记者查到了“的确良”的化学成分,就是现在我们常见的聚酯。如今,市场上制衣的面料成千上万,谁都不再把聚酯当稀罕物,甚至有很多比较讲究穿衣的人已经开始拒绝这种化学成分的面料。而在30年前,在那个只有黑白蓝绿的年代,为了用一块“的确良”的布料给女儿做条夏天穿的小裙子,赵阿姨费了很多心思。
1983年……
新衣料再贵也抢着买
“这一年,让人难忘的经历就是厂里来了一批南方纺织厂出的雪花呢料。当时据我们服装厂里的老师傅说,有许多年没看到这种料子了,还说这种面料做的呢子大衣是能当传家宝往下传的。”
那是一种灰色的厚毛料子,上面混纺着白色形似雪花的图案,所以大家都管它叫雪花呢。听老师傅这么一说,赵阿姨随即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就有一件解放初期做的呢子大衣,但是随着后来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有很长一段时间,父亲不敢再把大衣穿出来,一直压在樟木箱子里面。
“我当时就想,用新时期的料子再给父亲做一件呢子大衣。”但也就是在那一年,赵阿姨的老父亲去世了,她的这个心愿没能实现。
“但我让我的母亲和妹妹都穿上了这种面料的大衣。”用攒了好多个月的工资给家里人做呢子大衣,这在当时是个非常“奢侈”的行为。1983年底,赵阿姨花220元钱买了够做三个人大衣的面料,下班后不回家,在工厂里把料子裁好,再在周末的时候请老师傅把衣料加工成衣服。
第二年春节,赵阿姨的母亲就穿着这件大衣走亲访友。1984年的4月,赵阿姨的两个妹妹出嫁,雪花呢大衣成为重要的陪嫁之一。1984年9月,赵阿姨才和丈夫一人做了一套雪花呢的西服,至今,这两套西服还是赵阿姨不离不弃的衣柜“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