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设计区域性与差异化再思考
生意社11月18日讯 众所周知,家纺业的出路取决于设计、品牌、营销、文化等各个环节的综合作用,不过设计却从根本上制约着家纺产品的终端销售,因此设计能否贴近市场决定着家纺产品的营销成败。
中国家纺设计“区域性”与“差异化”再思考
日前记者连续参加了两个展会:一个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山东滨州家纺节,另一个则是国际性的上海家纺大展。在这两个展会上,记者看到了中国家纺设计“区域性”的文化藩篱与矫枉过正的“差异化”误区,也感受到了家纺设计师的守望与徘徊。
区域文化的温柔杀伤力
置身于滨州,当地的每个人几乎都能讲出滨州的地方特色和历史风俗,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似乎是一笔值得骄傲和用之不竭的财富。在资源丰厚的大背景下,滨州家纺的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其倡导和主办的“手工精品创意大赛”和“时尚产品设计大赛”如今已发展成为极具区域特色的设计盛典。
在滨州家纺节现场,记者注意到这些获奖产品在用色和图纹上有了明显突破:用色大胆、浓艳明快,极富乡土风情和民间特色。许多与会专家被这些设计精品所吸引,并被这些本土设计师的创意所打动。
但是令一些设计师苦恼的是,由于受到人力、财力、信息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精品推广”受到重重阻隔,赢利能力也在下滑。获得“手工精品创意大赛”优秀奖的一名设计师告诉记者:“我们研发的手工产品,在内销市场上的销售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以外单为主,但由于当前持续恶化的全球金融形势,上半年我们的整体赢利微乎其微。”
另一个让他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当家纺设计进入到审美价值取向多元并存的消费市场时,家纺本土文化是否只能作为在外文化人精神还乡的根据地?家纺文化中的外拓精神是否在离开本土之后仍能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家纺设计师面临着“守望与拓展”的双重矛盾,一方面根植于当地的传统设计符号罩盖着他们的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原创产生效益”的呼声近乎苛刻地要求他们的产品必须有好的销路。
设计师必须在守望与拓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而实际上,近年来各方所倡导的本土设计在一路赞歌下缺乏批评声音,缺乏勇气作全国性的界面对比,从而造成了设计师对地方文化的狭隘与缺憾视而不见。在一种家训式的地域文化的遮盖下,在“人情味”、“特色性”的温柔杀伤下,滨州本土的新生代设计师有可能会逐渐磨损原有的创新精神,在貌似创新的样式下重复他们的前辈业已完成的创作。
因此,在滨州家纺节上设计师们争论最多的是“文化针对性”的话题。
中国家纺设计中心主任徐行健曾指出,文化针对性的存在前提是,当一种人文环境形成稳固的状态后,人的创造力受到自适的羁绊而产生惰性。滨州文化确实赋予了滨州家纺产品独特的存在形色,近年滨州开办家纺文化节,研究推广地域文化,并且试着融入国际性学术交流,这对滨州家纺设计的发展前景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征兆。滨州家纺如果能够放弃“滨派设计”的地域局限,参与到当代家纺设计的交流对话中,或可作为改变滨州本土设计现状、推动滨州新生代家纺设计师向纵深拓展的一种文化策略。
对设计差异化的再思考
置身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人们既看得到繁华依旧的十里洋场,也看得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一边是中,一边是西,一边是古,一边是今,如此纵贯的大融合才是对差异性与国际化的最佳诠释。
艺术设计是创造力发挥的广阔天地,但是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一味沉迷于传统的襁褓里,家纺产品设计就会停滞不前,从而丧失生命力。今天,在燕莎商场等高档商城的家纺精品货架上之所以难以发现中国的床品,最大的原因是我们的家纺设计者的创新意识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够。
如今,和着欧美市场流行的节拍,国内家纺设计全球化的市场概念日渐成熟,以罗莱、富安娜等著名品牌为代表的家纺企业正在进行深层次的产品结构调整,一批新锐设计师的崛起和新生代消费市场的成熟,正呼唤着一个家纺“工艺复兴”时代的到来。我们拥有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民间工艺积淀,扎染、蜡染、蓝印等原生态的优秀传统工艺,这些都曾是驰誉中外的国粹精品。
扎、蜡、印“三染”博大精深的技艺,清新淳美的图案,妙不可言的意境,确是“差别化”的工艺文化宝库。“民族化”工艺如何走向“国际化”流行,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问题的核心在于:面对e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市场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我们能否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开放自信的心态来改造传统工艺。民族的工艺文化精神要想真正融入家纺世界性流行的设计探索,不应该止步于简单的“描龙绣凤”或“唐装盛世”。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着“艺术染整”之称的扎染工艺和民俗设计通过强化家纺面料视觉审美的功能,来突破我国家纺出口量高价低的瓶颈制约,对创新传统工艺、创造差别化面料“新外观”、正确引导家纺工艺设计方向极具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