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中国式救市”的灵活举措
生意社11月21日讯 纺织类企业产品出口比例较大,更有可能在此次出口退税的上调中获得利益,虽然到年底还有两个月时间,此项改革对公司全年的业绩影响不会很大,但四季度是纺织产品的出口旺季,因此还是对业绩有一定正面影响;部分农业产品也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了13%,这将会促进水产品的出口,缓解该行业的压力;农药以及高新生物制药产品的退税增加也明显体现了政府支持此类产业的态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将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清理和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而此前,我国从11月1日起刚刚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将日用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政府以税制改革的途径来应对国家遇到的出口下滑,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增速减缓的意图。
自2007年以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仅仅从产业结构的角度,通过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引导企业优化了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更从一定层面上说明,政府力图通过提高出口退税减轻出口企业经营压力,提高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支持了中小企业克服经营困难,促进了城乡劳动力就业。
从财税支持的方向来看,本次中国式的财政“救市”,就是针对外贸对中国经济显著下降的拉动作用,以及应对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下降,并有可能导致的登记失业率上升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
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增速放缓。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出口企业利润大幅减少。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多、就业面广,但抗风险能力较弱,经营面临较大压力。若不采取措施,预计今后出口还将下滑,出口企业困难进一步增加,这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防止出现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实际上,出口退税作为调整进出口贸易税制平衡的工具,进一步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行业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手段,影响着国家的产业布局,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历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力度和实施效果来看,在金融资产风险日益加大,已影响到产业资本的发展时,中国财政的强势改革给出了针对金融风暴的明确态度,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影响,对于此次出口退税的上调,多数企业将得到实惠:纺织类企业产品出口比例较大,更有可能在此次出口退税的上调中获得利益,虽然到年底还有两个月时间,此项改革对公司全年的业绩影响不会很大,但四季度是纺织产品的出口旺季,因此还是对业绩有一定正面影响;部分农业产品也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其中部分水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了13%,这将会促进水产品的出口,缓解该行业的压力;农药以及高新生物制药产品的退税增加也明显体现了政府支持此类产业的态度。
财政部科研所副研究员李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政府的决策,这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是主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宏观调控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此外,这次政策调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克服经营困难健康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引导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有专家表示,从根本上来看,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纺织企业以及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也仅仅在缓解压力上,并不会改变行业的发展趋势。因为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出口的数量增长并不会起到实质性的推动力。而出口数量增长则主要依赖境外市场的需求,在近期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境外需求或将下滑,在主营业务收入不振的前提下,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也难以大幅度提高相关企业的净利润规模水平。因此说,出口退税上调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提升和产品结构的问题,对于经营效益低下的纺织等行业,此项政策是救急措施,而且还没有计算因此而实际流入外商手里的退税额。如果要解决此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结构提升问题,还是应从产业本身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增长方式,最终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