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山东三成纺企面临亏损
两极分化现象明显,30%的纺企获取90%的行业利润
生意社11月24日讯 “虽然纺织企业处境艰难,但山东纺织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全省没有一家倒闭,没有出现大面积亏损。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到4933户,比去年同期净增230户。”20日,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赵传香对经济导报记者如是说。
产销率达98%以上
据赵传香介绍,1-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4933户纺织服装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53。74亿元,增长17。43%,同比增幅回落7。24个百分点;产销率达到98。44%,同比提高0。24个百分点。前9个月,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117。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由于从2008年开始对欧盟出口取消配额限制,对欧盟出口19。9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增幅提高5。1个百分点;受次贷危机及汇率变化的影响,对美国出口17。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2%,增幅下降16。7个百分点。
但受困于资金短缺、税负成本、人民币升值压力,山东纺织行业投资速度明显减缓。赵传香告诉导报记者,受人民币升值影响,即发集团减少利润1。2亿元,鲁泰集团减少利润9081万元。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企业海外接单风险加剧,有的企业放单量同比大幅度下降,许多企业已不敢再接订单。而棉纺企业进项税负(13%)和销项税负(17%)不平等长期严重制约纺织企业的发展。全省纺织工业年用棉470万吨,假若有350万吨用国内棉,吨价按14000元计算,吨税560元,年合计税款19。6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行业利润的7。4%。
“纺织企业两极分化现象非常明显,优势企业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差的企业越来越差。”赵传香表示,全省约30%的纺织企业实现利润占整个行业利润的90%左右,约40%的企业利润下降10%-40%,约30%的企业面临亏损,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逆市增长法宝:
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
“尽管纺织企业面临困难,仍有许多优势企业业绩良好。”赵传香表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严峻的形势下逆市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升级早,自主创新早。”
据介绍,在今年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山东海龙(000677)颇具前瞻性的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纽代尔纤维、阻燃纤维、特种纤维等新产品的效益贡献突出,共销售9743吨,实现利润3800万元。1-10月,山东海龙共实现销售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利税1。7亿元,其中利润1亿元;出口创汇5818万美元,同比增长4。91%。虽然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但在整个行业普遍亏损、绝大部分厂家限产、停产的形势下,山东海龙不仅始终满负荷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市场价格和最低的库存,而且仍然实现了盈利,净资产收益率连续6年保持同行业首位。
此外,华兴集团积极培植海斯摩尔新型高科技纤维项目,该产品已获国家专利,成为集团新的增长点;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制定了“两头在外,建设经营同步,品牌、资本运作并行”的发展思路,确定了“生产高端产品,服务少数人群”的高端发展定位,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是100%的“三无一精”企业;艺达集团采取内外销两条腿走路,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地级城市设有专卖店,力争5年后国内市场份额超过国外。
化危为机产业转型
“今年后两个月到明年一季度,将是纺织业最困难的时候,但19日国务院出台的暂停台账保证金’实转’,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等六项措施,将遏制当前纺织业下滑趋势,是一个重大利好。”赵传香表示。
赵传香告诉导报记者,六条政策中,暂停台账保证金“实转”非常关键。所谓台账保证金“实转”,就是企业在进口时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新政的出台将使一部分资金得以“解冻”。
此外,增值税转型对于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十分有利,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投资信心指数。据赵传香介绍,山东省已经启动对部分企业的增值税转型试点。纺织企业鲁泰集团是3家试点企业之一,据测算,增值税转型后,2009年投资改造项目预计可以抵扣4250万元,可降低企业设备投资成本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