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醉”沉海底 警钟谁为而鸣?
生意社11月25日讯 2008是个多事之秋,对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民营企业而言更是一个不幸之年。中小企业倒闭数量逾3000家,其中包括一些被称为当地行业龙头、甚至是全国行业龙头的民营大型企业。大家似乎都沉醉在经济浪潮的言论中,猜测美国经济滑坡和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国内的舆论,大大小小的媒体也把最尖利的矛头都指向了中国楼市,却很少有人来关注中国纺织业。2008年的纺织业冷的出奇,冷的平静,冷的让人受怕!
吃、穿、住、用、行,是关乎人们正常生活的五大要素。三鹿奶粉,让人们对“吃”变得警惕;汶川地震,让人们对“住”变得关心;油价攀升,让人们对“行”变得贴切;那么,江龙控股,是否也让人们对“穿”变得寒噤呢?
“中国印染”再现往日辉煌
“江龙”2003年11月份设立并开始建设,2004年8月底正式投产,05年实现销售6.2亿元,06年5月吸引“淡马锡”入股,9月成功上市。“江龙”发展,如龙腾飞,光彩异常,鼓舞人心,引人思考。
“江龙”上市,亮点频频:公司上市时间虽短,但由于运作规范,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境外私募、股权重组、审核、聆讯、招股路演及挂牌上市;股票超额认购高。
“以市场为中心经营印染行业,以客户为中心经营印染企业”,营销理念的创新让“江龙”受益匪浅。“江龙”拥有长期稳定的境外客户群体,以南美、欧洲、中东地域为重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华人客商就达500多家。广泛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使江龙有超过生产能力数倍的国际订单,这样为统一定牌、定点加工、集中采购坯布和原辅料、集中质检、报关出口等创造了充分的运作条件,也有了很大的盈利空间。
正是拥有了内外发展优势,做大做强了主业,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江龙”才有了市场话语权,才有了吸引“淡马锡”的魅力。
一切,都刚刚开始?
10月7日,因资金链崩裂,这家“中国最大印染企业”全面停产,此前数天,公司董事长陶寿龙夫妇双双出逃。江龙成为倒在黎明前的又一个样本。浙商曾一度以“浙江模式”傲视全国,即“民间金融扶持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反哺民间金融”。但在江龙,这根链条却砰然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