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伤及新塘牛仔业 (图)
出口萎缩、利润锐减,今年倒闭企业已超100家
一条最普通的牛仔裤,经过设计造型、纸样、唛架、裁床、车缝、洗水再到包装七大生产工序后,至少要经过100个员工之手。而在当下金融海啸入侵的时候,每个环节几乎都裹挟着成本上升的压力。
正因为如此,有着“中国牛仔看新塘”美誉的广州增城市新塘镇处处都透着一丝“寒意”——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订单大量萎缩……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进入严冬,这个牛仔产业重镇也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
毛利润仅剩5%
牛仔裤,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个“不良少年”的象征性服装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人们日常着装的必备品。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新塘镇的牛仔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据统计,目前新塘镇现有牛仔服装及相关生产企业2000多家,全国有60%以上的牛仔服装出自新塘。同时,新塘牛仔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30%,年产值200多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牛仔纺织服装集群生产基地。刘文军(化名)便是这2000多家牛仔企业中的一分子。1988年他从一家牛仔服装工厂出来后,就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目前他的企业雇用了300名工人,年产值已上亿元。
“今年的产值要打个6折。”刘文军表示,外贸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出口订单大幅缩水,而同时成本也在压缩利润。一条牛仔裤生产下来,原料成本约占60%,劳动力成本占10%-15%,其它开支约占20%,剩下5%左右的毛利润。“也就是说,一条牛仔裤的成本约50块钱,我给外商售价53块钱,毛利润3块钱。”刘文军心中的成本账非常清楚,“这还是剔除四年就要报废的设备折旧费得出来的”他强调。
其中,原材料成本中占一半比重的就是牛仔布。据了解,今年以来,虽然国内棉花价格运行较为稳定,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各种染化辅料,如靛蓝粉、保险粉等价格同比均大幅上涨,今年6月份靛蓝粉的价格比去年底增长了一倍,至6.1万元/吨。接下来可能就是洗水,也是牛仔服工艺中最为复杂的一道工序,做旧、压折、印花等都包含其中。“洗水最基本的就要用到燃煤、化工原料。”创兴服装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煤价最高时比去年翻了一倍,上到800元/吨,现在也还在700元/吨左右。此外,国内油价也未随着国际油价同步回落。另外,“今年实施的《劳动法》也使用工成本增加,另外今年我们员工加薪8%-10%,”刘文军补充道。
出口订单大幅萎缩
随着各种能源价格的回落和企稳,利润危机逐渐转变成了生存危机。
新塘牛仔的订单正在大量萎缩。新塘商会会长湛学驹介绍,新塘牛仔外销的比例占到7成,其中30%销往俄罗斯,欧美和非洲占其余的40%。
刘文军的产品100%外销,主要出口到非洲,这是金融风暴到达的最后一站。“上半年还好,但现在已经减少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