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风物:美丽的壮锦 (图)
壮族的传统手工织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主要产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近年来还出现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团结”等80多种新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动人的传说
美丽的壮锦,有着美丽的传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织工的手艺精湛,她织出的壮锦,上面有房屋、花园、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有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了东方的天边,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要拿壮锦做样子学织锦。老妈妈先后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乐。后来,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归还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当老三回到家中时,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变宽变大,变成了美丽的家园。而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因太喜欢老妈妈的壮锦,已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这样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悠久的历史
作为工艺美术织品的壮锦,其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早在汉代,聪明的壮族人民,就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作为衣料。据《广东新语》转引当时记载说,这种布料,“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
唐代,壮锦从单色到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从简单变为繁复。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当时壮人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丝布等9种布料,已被朝廷列为贡品。唐人张籍写诗称赞白苎布:“皎皎白苎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就是说当人们穿着白苎布缝制的衣服时,仿佛年轻了许多。
宋代,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出现了。这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壮锦当时出产于广西左右江,称为“羰布”。当时左右“两江州峒”出产的“羰布”,“如中国线罗,上有遍地小方胜纹”。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绒布“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所谓“白质方纹”,就是指当时生产的壮锦,装饰花纹为方格几何纹,色调为单色。这是早期的壮锦,已具备了“厚重”和织有方格纹图案的基本特征。
明清时期,壮锦已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有了绚丽的色彩,虽仍为皇室贡品,但平民百姓也可享用。各州县都有出产,“壮人爱采,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壮锦不仅成了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至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
如今,具有1000多年发展历史的广西壮锦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壮锦反映着壮族人民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本民族的乐观精神,是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作为壮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壮锦,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例证,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