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床品企业左右为难的抉择
生意社11月29日讯 “今年的床品销售没有旺季”,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自进入九月份历年的销售旺季以来,销售一路看淡走淡.无论是节庆的主题推广还是单品以点带面的周期性多频率推广甚或是以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大小型促销,效果都远不及前几年。尤其是一些经营状况本来就不是很好的床品中小企业,更是惨淡经营,举步维艰。中小床品企业面对不太景气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该如何调整自己的企业行为以适应目前的经济气候?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笔者就这个问题,想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和阐述。
一、床上用品的产品及行业特点:
床上用品是一个很传统的产业。但是以连锁专卖渠道方式,以品牌经营的专业方式出现在市场上却只是十年左右的时间。相对于纺织行业其他产品来说,床上用品要朝阳一些,也更有区域局限性一些。床上用品行业本身与其他行业尤其是地产行业的相关性是很大的,今年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床上用品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人员费用及其他营运费用的提高,都无疑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难度。在库存管理方面,企业对市场喜好及总量需求变化把握不足导致库存偏高库存结构不合理,也已经成了业内企业的通病。终端渠道开拓的无计划性导致布点分布不均,质量良莠不齐。区域品牌及杂牌的价格阻击使得一些二线乃至一线品牌的销售阻力颇大。对处于二、三线品牌的中小企业来说,在终端上该如何突破区域性品牌的价格阻击,该如何利用已有的品牌优势扩大自身在区域市场的销售?笔者认为,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内,国内及国际的市场环境将不会有大的改变。如何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如何从一个小品牌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如何完成公司管理上针对市场变化的一系列转型,成了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床上用品介于耐用品与快速消耗用品之间的产品特性,使它不可能具有科技产品如白色家电类产品附加价值高的特点,也不可能像日化用品一样可以通过消费者短期内的重复消费使市场得到无限地扩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出口压力大,迫使一些出口企业转入内销,加剧了内地市场竞争;一方面企业原材料供应等营运成本的刚性上涨,以及终端市场销售的不景气,加重了企业经营的难度;而另一方面床品行业经过十多年的无序竞争发展,市场需求拐点开始出现,而且二三线品牌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对床上用品也越来越了解,消费者逐渐变得越来越理性。床上用品这样一系列的产品及行业特点,也将会迫使销售价格进一步跳水。床品行业在技术,资金等壁垒上的进入门槛是比较低的,对于床上用品行业,将来最有可能形成竞争壁垒的,将会是以品牌为落脚点的产品风格,高质量渠道,优良的产品品质及迅即周到的销售服务。而这样的壁垒,也最有可能成为能够抵御目前终端价格战的有力武器。而也只有当这种壁垒形成的时候,企业才有可能真正有条件和实力整合产业内上下游的各种资源,比方说大范围大批量的贴牌生产,渠道融资等,形成在品牌以及成本上的竞争优势。
二、中小床品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困局:
由于床上用品的历史发展因素及销售定价惯性,使得床品的单品销售价格还是比较高的。相对于其他发展成熟的行业,价格探底的跳水空间依然很大,销售毛利仍然比较高。笔者认为,在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圈地拓点之后,企业管理应该逐步完成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型。企业应该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对物料供应,物流运输,产品质量及成本上的管控,进一步塑造提炼公司的企业文化。从笔者这些年的行内实践得知,中小床品企业与国内的一些一线品牌企业最大的差距也恰恰是在这里。一些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多数只想固守已得的区域市场,以求能偏安一偶。因为床品的区域性特点,以及终端拓展,服务及竞争的弱化,企业经营者认为维持已有的市场份额是最稳健的做法,把步子迈大一点,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是近乎有点疯狂和过于冒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