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生产成本调查:棉企也是“泥菩萨
烟台北方家纺集团董事长张剑波说,国家制定政策有严重的滞后性,比如上调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调研上花了3个月,再研究3个月,政策出台的时候往往错过了最佳时机,大量纺织企业普遍形成了亏损,现在仅调高一点出口退税,起不到根本作用。
张剑波认为,棉农目前的困境是由于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原本就使得大量国内棉纺织企业濒临亏损的边缘。近来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外贸订单大幅减少,更是雪上加霜。国内棉纺织企业纷纷减产、停产,棉花的需求自然随之减少。加之今年棉花产量突增,才导致了棉农今天的困境。
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表的供需报告表明,全球主要的棉花消费国多数出现需求萎缩的趋势。除中国之外,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孟加拉等国的棉花消费也出现缩减的倾向,市场普遍认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将影响到人们对于纺织品的需求。
有趣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559万公顷,棉花产量760万吨。2008年预计纺纱产量将达到2200万吨,若纺棉比例按业界认为的最低55%计算,则至少需要1200万吨棉花,那么2008年棉花缺口将达到400万吨以上。
德州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说,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棉花供需“缺口论”已成市场主流声音,国内棉花缺口400万吨的预测也误导了很多棉农。这一数字的得出是基于全国纱锭的数量和棉花用量得出的。但实际上,由于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德州纺纱厂普遍仅有70%的开工率,而江浙一带的开工率平均只有50%。
每年的9月份是新棉收获的季节,往年这个时候陈棉早已用尽。然而,今年9月份德州地区仍有3万吨陈棉挤压在流通企业手中。截至10月中旬,德州地区仍有6000余斤陈棉尚未消化。
国家发改委10月20日发布公告称,国家已经在新疆地区按照每吨12600元/吨的价格收储了一定数量的棉花。日前又再次增加收储数量。
业内人士建议,基于目前棉农不愿卖、棉企不愿收、纺企不愿要的现状,国家应该设立棉花最低保护价,保障棉农利益。目前的棉价已低于棉农最低心理价位,而且还有下跌趋势,国家应以目前的价格大量收购储备棉,以稳定棉企信心,保护棉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