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潮头建功
生意社12月8日讯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年。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04亿元,进出口总额30年间增长了100多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
在这30年中,我国从一个靠发布票来维持国内人民最基本穿衣需求的国家,发展成为纤维加工量占世界总量40%的纺织生产大国。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算起,在短短的7年中,中国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24%;工业增加值增长了2.60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0.09%;出口贸易额增长了2.31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8.65%;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2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2.61%。纺织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推动力量之一,并且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高度强化的二元结构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工业结构高级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争夺资金的矛盾。面对困局,中国有几种选择:一是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课。但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消费水平低下,经济建设还处于高积累阶段而无法实施。二是走拉美国家靠借外债发展的道路。但中国是大国,按人口规模和人均外债水平计算,外债总额要达到1万亿美元,出口规模和还债能力无法平衡。三是发展机电产品出口,通过国际交换为重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但那时机电产品属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圈内贸易,落后国家难以涉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第四条道路,即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切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在为工业发展快速积累资金的同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这是一条既符合国情,又有国际视野的新思路。于是,纺织工业成为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先锋产业。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纺织工业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诸多不可替代的贡献。例如,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承受了农产品价格调整理顺的风险,同时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资金;在行业内实现了比较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率先在产业集聚地区发展纺织产业集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兴起;形成了完整的、相对先进的产业链,使纺织成为了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总产值和销售额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口2000万、涉农人口达到1亿人的纺织工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经济会怎样发展。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比较优势理论,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放弃赶超战略,低下头来以“世界工厂”的角色融入国际分工做了系统的阐述。他的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充分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的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的提高,资源禀赋结构也得到提升,产业的主导产品也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转变。
现在中国纺织工业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行业内部来看,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改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在提高国内消费方面做出新贡献;同时还要提高行业经济运行的科技贡献率及品牌贡献率,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纺织工业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不同地区协调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等关系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上,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最终确立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的进程中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