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缝机业六大产区发展简述
生意社12月12日讯 浙江、上海、京津、广东、陕西、江苏,我国这六大缝机产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改革开放的30年间,推动和见证了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30年间,它们此消彼长,有的或一马当先,有的积弱嬗变,有的来者居上,它们与中国缝制机械产业的改革发展史一起组成了一幅行业奋进前行的美丽画卷。
综观和回顾区域经济在我国缝制机械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许能够我国缝机业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六大产区在改革开放中“绽放”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过建国以来的规划和发展,中国已建立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缝制机械制造业。到1982年,我国缝纫机年产量为1286万台,家用机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当时,全国有缝纫机生产厂122家,230多家零件配套厂,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并形成了上海、广州、陕西、天津四大缝纫机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缝机管理机构及企业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六大产区鼎足而立的格局逐渐形成,写下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新篇章。下面,笔者以点带面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六大产区改革开发30年来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上海:厚积薄发,技术开花
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家用机市场开始萎缩,但上海的一些品牌家用机企业的销售还比较稳定,与此同时,上海工业机生产也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上海缝纫机的生产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其他地区技术薄弱,因此,上海企业利用品牌、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通过定牌或联营方式为外地企业进行生产,以扩大产品供应量,增加市场份额。
当时,上海协昌缝纫机厂先后与河南开封缝纫机总厂、安徽芜湖缝纫机厂、浙江省黄岩工业缝纫机厂签订协议,定牌生产“蝴蝶”缝纫机;上海缝纫机三厂在江苏投资建了吴江分公司,与广西柳州市缝纫机总厂签订生产“蜜蜂”缝纫机的定牌协议;上海工业缝纫机厂与浙江(奉化)工业缝纫机厂、江苏新沂工业缝纫机厂、山东乳山工业缝纫机厂签订定牌生产协议,推广“上工”牌产品……众多定牌联营生产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扩大上海缝机产品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也让上海的缝机技术走向全国。到80年代末,上海缝制机械产量已占全国总量的50%。
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缝纫机企业变化较大。一些企业通过国家大力支持,形成了新的产品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缺少后劲而被淘汰;一些企业建立了新的体制,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人协昌缝制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等就是其中代表。经过90年代中期的调整,上海地区缝制机械的产量占全国1/4左右。
由于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国外企业纷纷入驻上海,如日本重机、兄弟、广濑,韩国日星,美国格柏,法国力克等都把上海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过去10年,外资企业在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内特别活跃。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显示:2004年,上海缝制机械产业中,外资缝企创造的产值占上海地区产值总额的45%;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源地,上海仍然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很多国内企业把研发技术中心设在上海,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在全国仍旧起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虽然2000年以后,上海地区的整体产量下降到全行业10%左右,但当地企业仍以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制造高附加值的新科技产品著称,无愧于“缝纫机行业的摇篮”称号。特别是上工公司,作为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大手笔收购了德国杜可普公司,令全行业为之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