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问医外贸病症 出口企业面临货物退运困境
生意社12月15日讯 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外贸大省浙江的进出口也开始遭遇“寒冬”。14日,《第一财经日报》从杭州海关获悉,11月份,浙江外贸进口和出口额双双下降,这是9年来浙江外贸首次出现的“双下降”。
根据杭州海关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浙江省累计实现进出口195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0.7个百分点。
尽管累计形势良好,但11月份当月,浙江却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双下降”局面——根据数据,11月份浙江出口额110.7亿美元,同比下降2.6%,略低于全国2.2%的平均降幅;月进口额33亿美元,同比下滑25.6%,低于全国平均降幅7.7个百分点。
杭州海关人士分析认为,浙江外贸出现“双降”情况,说明金融危机对浙江外贸的影响正逐渐加深——据了解,上一次“双降”出现在1999年1月份,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浙江外贸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大幅滑坡,外贸进出口值连续5个月出现下降。
上述海关人士认为,11月17日公布的出口退税调整政策也有可能使出口企业重新安排出口时间,这对11月份当月出口也有一定影响。
对于进口额的大幅下降,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浙江工业增速生产增速放缓导致的需求放慢以及如机电产品等部分进口产品被国内产品替代外,8月份后国际市场原油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也是主要原因。“浙江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很多原材料都来自国外,在需求不增加,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下,进口值也会相应减少,这种情况从10月份后就表现得比较明显。”该人士说。
除了进出口值的下降,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各种“病症”也开始出现。来自宁波海关的数据显示,由于外需的下降,1~11月份,宁波口岸遭退运的出口货物价值达8016万美元,主要来自欧盟和美国,出口退运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
浙江大学营销研究所所长范晓屏对本报记者说,国外的不少企业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了资金链紧张,支付能力减弱,企业不改变策略,压缩开支,这导致了出口货物退运频发。
“近期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也有可能造成国外客户不愿接受原有定价,为减少贸易损失,也会有部分国外客户故意‘找茬’退货。”范晓屏说,上述两个原因都导致了中国的出口企业受损,出口企业不得不面对货物退运或低价转售的境地。
外贸环境的严峻,也使得浙江近来状态不佳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消息称,受外贸环境严峻、市场约束加大、资金供给偏紧、成本全面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浙江省工业增速已经出现持续回落的状况,且“预计四季度工业增幅不断回落的趋势仍可能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