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棉市疲弱中透视国内棉花产业链困境


http://www.texnet.com.cn  2008-12-17 08:57:23  来源:和讯网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2月17日讯 今年下半年以来,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救市措施,包括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六项措施”的发布,以及122万吨的棉花收储量。上周宏观调控力度再次加大,国家有关方面已明确指出,将再收储150万吨国储棉以增大对国内棉花市场的支撑力度。同时还将加大良种补贴的范围,并向棉花产值大县地区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而纺织方面也将推出有力扶持措施。

  尽管如此,市场的表现却没有预料中的大幅上涨,市场迅速消化了所有利好,期价在政策利好和需求面利空的共同影响下,震荡运行。反观目前棉花市场现状,不是一般的供需矛盾,而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不断传出有纺织企业关门倒闭。日前传出的浙江绍兴一龙头纺织企业——浙江纵横集团,因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这又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纵观整个棉花的产业链,从棉农到加工企业,再到纺织企业,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处境艰难。

  首先是棉农的处境。在棉花产业链中,棉农人口约1.5亿,是产业链中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但他们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在大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

  据调查,今年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幅度较大,目前农民期望籽棉收购价格在3.0—3.2元/斤左右,低于2.6元/斤则无利可图,而棉花收购价格由此前的2.6元/斤下滑到2.4元/斤左右,且跌势依旧,局部地区棉花的收购价甚至已经维持在1.8元/斤上下了,这大大低于棉农的心理预期,有的农民对地里成熟的棉花也无心摘收。

  据介绍,今年种一亩棉花需要包地费430元、肥料费50元、塑料布40元、浇地费200元、农药费100元、摘花的人工费需要200元,这样一亩地下来共需要1000多元钱的费用,按一亩地产400斤棉花和收购价每斤1.8元来计算,每亩的收入是800元钱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亩地棉农损失近200元,而现在因为收购商担心收购的价格还会下降,就是1.8元的价格也很少有人来收购,因此棉农只好把棉花囤放在家里。

  而棉农将棉花大量积压在家中,容易受潮霉变,或者掺入杂物,直接影响品质,到时更卖不出好价钱。今年棉花的惨淡销售情况,会直接影响来年棉农种植的积极性,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就会大幅度降低。

  其次是棉加工企业。10月中旬以来,国家第一批对新疆22万吨和第二批包括部分对内地的100万吨以及第三批市场预料之外的150万吨棉花收储政策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托市作用,皮棉现货价格基本稳定下来,但是由于交易仍旧冷清,不确定因素太多,棉花企业始终保持谨慎收购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产业链最弱势群体棉农的利益。

  另外,由于棉纺厂订单减少、成品积压,后市预期一片惨淡,导致棉花收购陷入困局。据介绍,皮棉的加工成本在14000元/吨左右,如果不马上销售,每月仅利息费用就要增加150元/吨,如果一加工出来就销售,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利润是很薄的。有关轧花厂负责人介绍,自从收购至今销售都在亏损,亏损幅度在300至500元/吨。

  再次是下游纺织行业。许多棉花生产企业纷纷表示,今年上半年纺织成品销售总体表现良好,但是进入6月份后,纺织企业订单数量开始大幅减少,有的减幅甚至超过40%。

  有关调研显示,这几个月棉纱价格下跌幅度大于棉价,纺纱已经开始大幅亏损,而超过60%以上的棉纱下游企业已经关闭,这让库存积压较多的棉纺织企业处境十分被动,即使棉纱降价也无法销售变现,而下游企业也存在大量库存。由此,棉纺厂纱价、开工率一降再降,大部分生产线关停,员工工资大幅调低,有的裁员幅度更是超过50%。整个纺织产业链产能过剩,库存大量积压,资金链紧绷。

  另外,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欧美经济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纺织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上周公布的11月份进出口情况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的加剧,出口市场受阻,纺织行业首当其冲,困境加剧。

  目前我国纺织业三分之二企业的利润率只有约0.6%,不少企业面临倒闭风险,直接导致了市场对棉花需求量的下降。而且,纺织企业面临年关还贷压力,资金利息成本又在不断增加,困境可见一斑。

  因此,这一系列问题也使得市场对棉花产业链忧虑重重,棉花产业链的困境首当其冲成为了当今棉市的最大利空。即使国家针对农民售棉难而相继收储22万吨、100万吨、150万吨,即使为了扶持棉花下游纺织行业而增加了出口退税率,但是在利好消化之后,期货价格仍没有掉头向上的势头。棉花市场行情低迷,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波动,棉花收益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积极性,有关专家纷纷建议实行棉花最低收购保护价,给棉农一颗生产“定心丸”,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同时,还要加大对纺织企业资金和出口扶持力度,通过改善棉花产业链的下游环境来带动整个产业畅通。因为,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才是棉市得到提振的原动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