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赴派对 摇曳中国式性感! (图)
<壹>它从哪里来?
历史上的旗袍
生意社12月18日讯 旗人之袍
旗袍其中的“旗”字,让它始终和那段满清历史割舍不开(如果要从“袍”字上说,旗袍又和春秋战国时期衣、裳一体的深衣有着渊源,这一点我们略过不提)。旗袍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起,是从顺治帝入关建立后金开始的,以“八旗子弟”为荣的满族,他们的袍服也就被称作了旗袍。在清朝数百年间,最早适合运动游牧的紧窄合体旗袍,也逐渐变化为造型平直硬朗,长至脚踝,装饰繁琐的样式。这种前后片平面剪裁的旗袍,将当时的女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甚至看不出任何性别特征的旗袍,自然不是如今风靡世界的绝美旗袍。
旗袍的女性化改良,是伴着西方人大炮的轰响的。鸦片战争不仅打开了中国大门,也输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包括外面的服装。在末代皇后婉容的两张不同时期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第一张她梳旗髻,穿旗鞋,着的传统旗袍线条僵硬,袖子遮盖手腕,袍摆长得让婉容如女鬼般不见双脚;另一张照片上婉容头饰少了许多,旗袍也变得轻便柔和一些,虽然双脚依然不见,袖口处却露出了一大截小臂。在另一张婉容和外国女子在紫禁城的合影中,更能够看到当时旗袍的变化,这名外国女子将旗袍的袖子改短至手肘,下摆开始变短,不及脚踝,尽管旗袍还是宽大无比,但已简约活泼许多。
新式旗袍
1924年,在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清服之一的旗袍也沉寂了下来,民国初的十余年间,旗女不敢穿,而汉女则不屑穿。除了如同庆亲王载振家的眷属还是坚持“不论平时或外出,全是纯粹的满族装束”外,旗袍已不复往日的尊荣。民国这段混乱的时期也让当时人们的服装毫无定性,汉装欧服的元素都在人们的服装中体现,且轮流变化,各领几月风骚。但就在这些看似无用的点滴变动中,酝酿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服饰变革———新式旗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