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很“中国”
颁奖晚会结束后,德国Fashion Today的主编来向他表示遗憾,王玉涛说“It’s a game, just a game, See you next year!(这只是场游戏,明年再见!)。”
2008年初冬的王玉涛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个会怒到要退出的“生茬”了。
其实已经有12年历史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很长时间里曾经给过中国的设计师们些许温暖。
1997年,当时的“中国时装周”严格意义上只是一场订货会––它只有4场秀,而且粗糙程度让现在的很多设计师回忆起来都会尴尬:“12年前曾有个到场的法国人善意地提醒我,你们知道发布会是要配音乐的吗?”著名服装设计师房莹回忆时笑着说。
在2001年,中国时装周做出了一次重要的改变:它更名为中国国际时装周,场地移至中国大饭店,服装秀有专业的舞台,灯光、舞美都被严格要求。时装周还对所有参加人员都做出了着装要求,在请柬上注明“请盛装出席”。
NE·TIGER董事长张志峰在评价这次改变时说:“以前的时装秀是给领导、同行看,而从这时开始则是给媒体、客户看。”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初具国际水准,至少在形式上。
业内人士也认为,2001年颇具国际准则的制定为中国国际时装周此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中国国际时装周越来越国际化。如今,俄、法、意等国家的服装品牌都希望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平台上已经成长起了一批优秀的本土设计师。
但是,在这次形式上的飞跃后,在2001-2008年漫长的7年中,中国国际时装周似乎倦了,除了在场地上增设了“文化范”场地798以外,秀的质量、关注度都在下降,而最可怕的是在内涵上的迷失。
时装周是商人的舞台还是设计师的舞台?量产服装和艺术服装的评选规则一刀切是否合适?
对于设计的考评是否应该考虑穿着者的感受?时装周是不是只是诡异的衣服和思路的秀,而不用考虑穿着者的感受?
在时装周上,设计师协会应当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中国时装界是否已经过早地开始论资排辈?理事和会员一同参评是否公正?这样的情况会对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产生怎样的影响?
商业赞助和奖项颁发之间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透明、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