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如何融资
生意社12月23日讯 多年以来,占纺织服装行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一直受制于融资难问题。无论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还是扩大规模、改造升级,资金的缺乏都让纺织服装企业举步维艰。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11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出台了关于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措施。这6项措施迅即被业界称为“国六条”。其中,第2条、第5条分别从政府财政和信贷资金两个方面,强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政策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此强有力的政策会给纺织服装企业带来哪些利好?中小企业逾越“融资”这道坎的希望是如何体现的呢?
要点一:资金供给放量
“国六条”提出: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投放,简化审批流程,开辟信贷“绿色通道”。
政府专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同时“放量”,并辅以更加便捷的“绿色通道”,对于纺企来说,这样宽松的资金供给环境是迄今为止未曾有过的。这使得纺企有望更便捷地获得所需资金。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资金供应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难题。有许多企业在解决自身生产经营困难时,由于无法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于是采用民间借贷的方式,甚至是高利率借贷,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加大了公共财政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共51.1亿元,在新增的22亿元中,有16亿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各地政府按照中央的政策精神,纷纷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日前,中国纺织服装生产的主力省份江苏省,在今年年底前增加安排的20亿元财政资金中,就有10亿元是专门的用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就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以及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等“基础”体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重点是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技术创新和产品换代给予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升级的步伐。
还以江苏省投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10亿元财政资金为例,通过省市县配套共同筹措20亿元资金,预计在春节前可直接引导和带动100亿元以上银行信贷资金投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江苏省众多纺织服装企业也将随之受益。
要点二:融资渠道多样
“国六条”提出:推进融资产品创新,推广和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鼓励和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切实解决轻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以往担保贷款以厂房等不动产抵押贷款为主。据调查,我国大企业贷款中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占27%,而小企业只占5%,小企业贷款更需要担保支持。
随着金融创新,各种融资产品,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产品不断出现。例如:以应收账款为质押的贷款,以产成品、原材料为质押的动产贷款,还有在企业设备升级时常用的融资租赁等等。这类新型融资产品扩大了企业可以担保的财产范围,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有益。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哪些融资产品可以为己所用,以便拓展融资渠道。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国际市场买家拖欠、拒收和破产的风险明显加大,出口收汇风险成为外贸出口企业面对的最大外部风险。“国六条”中提到的“出口信用保险”,不失为企业抵御金融风暴的“避风港”。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出口支持手段,具有促进出口、保障收汇、便利融资、开拓市场的作用,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于2001年底成立的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信保积极利用“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便利”这种新的融资模式,与上百家中外银行开展合作,帮助出口企业获得银行融资。作为国家政策性机构,中国信保在服务对象上不设任何“门槛”,还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专门产品。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为银行、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能够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此次政府鼓励发展担保机构,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促使担保机构制定较低的担保费收费标准,目的在于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担保机构得到国家、地方政策的扶持,银行信贷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活跃了当地资金市场。
后记:
政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引来多方资金对企业的支持,还在于给了身处困境的企业一个明确的信号,提高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发展上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提升全社会发展经济的信心指数。
在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欠缺的问题,这也是造成融资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推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逐步培育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企业融资“资格”,方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