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30年标志性事件


http://www.texnet.com.cn  2008-12-26 09:02:02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生意社12月26日讯 1 1978年11月7日,香港企业家曹光彪在珠海建立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

  由于曹光彪在“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形式上的大胆实践取得了意料不到的示范效应,国务院于1979年9月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补偿贸易在全国正式推广。

  2 1979年3月,法国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应邀来华,在北京民族宫举办了一场法国时装表演。

  皮尔•卡丹成为中国时尚的重新启蒙者,一波比一波繁华的时装潮流、一个比一个华丽的奢侈品牌就前赴后继地来了。

  3 1980年1月,经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上海纺织工业局试行利润全额留成办法。

  此举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挂起钩来。

  4 1981年,全国纺织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的建立是实践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一次创举,也为利用外资积累了经验。中外合资企业的创办,成为纺织系统发展“三资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良好起步。

  5 1981年8月,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成立。

  该协会是纺织行业成立最早的协会,也是中央各部委中最早成立的行业企业管理协会。

  6 1982年,江苏仪征化纤一期工程通过中信公司发行日元债券在日本融资,开辟了借外债办大企业的新路。

  纺织工业部和中信公司联手办成的这项“借债建厂”的创举,一时被誉为“仪征模式”,开了我国国营企业以发行债券方式利用外资建大工厂的先河。

  7 1983年,广东新会涤纶厂引进全国第一套涤纶长丝高速纺丝生产线。

  新会涤纶厂解放思想,大胆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主动根据市场的需求趋向,积极追逐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成套引进,规模化生产,在国内树立了典范。

  8 1983年4月,《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刊登关于浙江省海盐衬衫厂厂长步鑫生的报道。他的改革精神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学习。

  步鑫生的一套充满改革精神的经营管理办法,使广大企业负责人深受启发,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尽管他后来由于投资失误等问题导致企业失败,但他敢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他所起到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至今仍值得肯定。

  9 1983年5月,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

  该会是全国首家成立的行业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团体,开创了探索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先河。

  10 1983年6月15日~7月15日,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在京举办。

  此次展销会开创了由工业部门组织生产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的先河,是纺织企业从统购统销的生产计划型向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生产经营型转化的重要事件,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日后各类专业展会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内需消费和外贸出口。

  11 1983年12月,国务院决定取消布票,纺织品实行敞开供应。

  这一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制度的改变,不仅终结了实行整整30年的凭票买棉布、棉絮的供应制度,而且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结束“短缺经济”、人民群众过上温饱生活、小康生活最有力的佐证。

  12 1984年8月12日,纺织工业部发出“关于第一步下放七项权限”的通知。

  这是纺织工业开始打破计划经济樊篱的标志。通知将过去纺织工业18个指令性计划指标缩减为3个,并明确指导性计划产品,地方和企业可以按照计划指标,结合市场需要和原料资源安排生产。

  13 1984年12月,国务院召开第55次常务会议,听取并讨论纺织工业部关于纺织工业改革问题的汇报,决定在10天之内制定并发出关于纺织品进出口问题的文件。

  第55次常务会议在行业内外引起强烈震动。这次会议决定的外贸体制改革内容,不仅促进了工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快速加大了出口的步伐,而且更让人们看到了政府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工作效率。

  14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纺织工业部创办《中国纺织报》。1986年1月,《中国纺织报》正式创刊。

  22年来,中国纺织报全体员工与纺织行业广大职工一起见证、纪录、参与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5 1986年4月2日,年产1.5万吨大型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研制成功,在江苏仪征化纤公司通过鉴定。

  由此,我国进入了用国产大型、成套化纤设备装备化纤工业的新时期。这次攻关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纺织工业坚持自主创新,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加快化纤设备国产化的信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纺织工业  改革开放  宏观经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