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毛织:危中寻机 突围越冬
生意社12月31日讯 2008年11月底,笔者从长沙驱车前往湖南省唯一的毛织产业基地县———蓝山县。蓝山县的同志告诉笔者,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毛织产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但蓝山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信心不减、措施更加有力。眼下,全县正在从软硬件等方面加强与广东的对接。熬过冬天后,蓝山县毛织产业必将迎来新的跨越。
危中寻机部分企业乘势而上
蓝山县城塔峰西路,号称“毛织一条街”。走在街上,各种名称的毛织厂不时映入眼帘。笔者来到合利毛织一厂时,只见墙上贴着10月份工人工资榜。笔者粗略看了一下,平均每个工人有1000多元,最高的2800多元。车间女工彭慧告诉笔者,厂里最近新购买了80台电脑花机,成衣加工质量将得到较大提高。
走进承阳针织有限公司厂房,只见织机高速转动,工人忙碌不停。该公司后勤主管苏政德告诉笔者,他们公司与来料加工型企业不同,具有前后整、印染、漂洗、打包、出口等完整毛织产业链条,属于进料加工型企业,产品直接出口到欧美等地市场。该公司在湖南还有嘉禾、东安等5个分厂,员工达1500多人。该公司从欧美市场直接获得订单后,除了自己直接生产,还外包给蓝山县其他来料加工企业进行加工。
承阳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森尧,身兼台湾毛织行业协会会长。他认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一些毛织企业倒闭,对他们这样的大型毛织企业反而是一种机遇。今年下半年,该公司“逆势而上”,扩建3栋厂房,准备在市场回暖时扩大生产。最近,他们还购进了150台电脑织机,每台织机效率抵得上20多个工人。该厂区的织片、缝盘、印染、漂洗、打包等各个车间一派繁忙。
2008年1至10月,承阳针织有限公司完成进出口总额2494万美元,列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十强企业第6位。金融危机其实也给加工贸易提供了机遇。最近几个月,部分原材料一路下跌。蓝山县部分有实力的毛织企业利用这一机会增加原材料采购,加工后再出口依然有利可图。
对接广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与广东连州接壤的蓝山县,多达6万余人从事毛织产业,成为继广东东莞、浙江桐乡之后,全国第三、湖南最大的外向型毛织产业基地。今年10月份,蓝山县被省里正式确定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发展、标准厂房建设等方面均享受到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
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之下,沿海出口型企业深受打击,降低成本的要求一时之间变得更为突出。蓝山县委、县政府认为,这对蓝山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是一大机遇。对接广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这成为蓝山县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应对之策。
出台对接政策。蓝山县借鉴东莞等发达地区经验,出台了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努力破解用地、用电、融资、厂房建设等问题,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下半年,在蓝山县范围内对毛织企业的涉费项目采取了宽松政策。
构建对接平台。蓝山县用倒计时的紧迫感:集中精力启动加工贸易工业园建设,决心把蓝山打造成永帅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改善对接条件。2008年9月22日,衡阳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与蓝山县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蓝山县产业转移的合作备忘录》,在全省率先把蓝山作为扶持重点,首创在县级建立协检员制度,外资企业进出口可直接在蓝山报检。衡阳海关也开通永州办事处,方便蓝山等地的进出口企业就近报关。中国银行安排专人驻蓝山县,就外汇结算工作对企业进行指导。
2008年12月9日,深圳金华投资有限公司与蓝山县政府签订协议,在蓝山县加工贸易工业园建设占地达1500亩的标准厂房,为沿海产业转移和当地毛织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这样的好消息,必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