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业资本市场的荆棘之路
全年共有五家成功上市公司,看似数量并不少,但是从其融资额度来看,除特步国际在香港IPO获得较为庞大的20多亿外,其他企业的融资额均在5亿人民币以下。
相比之下,两本土企业上市先后受阻,反而受到了更多关注。7月3日,原计划于该日在香港上市的喜得龙,突然宣布“终止全球发售”。此后,国内外媒体先后报道称,喜得龙乃“发售并未得到足额认购”等原因而暂停IPO。7月11日,位于晋江的美克运动,国内A股首发申请未获通过,搁浅至今。
而早前反复被炒作将于今年上市的虎都、利郎等本土知名企业,却纷纷在上市的道路上,踩了急刹车。
狂热回归理性
“显然,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企业硬着头皮去上市肯定是不划算的。”泉州上市办主任吕涌波认为,经历了今年的这轮市场寒流,也让很多企业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上市问题。
在倪忠森看来,准备上市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那些优秀的龙头企业,发展有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借助上市,既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资金,又可以厘清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吸引人才;其次,则是一些生存状况出现问题的企业,希望借上市融资赌一把;其三,则是很多盲目跟风的企业。“现在出现的市场行情,直接刺激到的也就是第三类的企业,可以让他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上市计划,是否盲目跟风。”
在倪忠森分类中具有“赌徒心理”的企业,不论在泉州是否已经出现,但有关部门已经有意识加强对此的引导和规范。
7月16日,泉州市发改委与晋江市政府联合主办规范企业上市研讨会,晋江市上市办副主任刘向阳表示,在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同时,晋江将从宣传教育、信息沟通、奖惩机制等六个方面出台措施,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制止不规范上市行为。而省发改委证券处处长刘义云更是直言,“一些企业在融资上有迫切需求,心急了点,上市条件没有达到就想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在利益驱动下,个别企业可能会过度包装甚至虚假包装。虽然个别企业有可能会蒙混过关,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会给企业的发展留下隐患。”
吕涌波介绍说,目前全市进入股改程序的企业,有上百家,而仍在积极推进上市准备工作的,也有四十多家企业。“现在资本市场正处于低潮期,企业应该回过头来,练好内功,做好内部的优化整理。”
多元融资渠道
不过,金融风暴之下,资本市场低迷和上市通道充满荆棘,也迫使那些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开始在上市之外,寻找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今年除了上市低迷之外,最明显的亮点,就是VC、PE等进入泉州更加频繁,与泉州企业达成的合作也更多。”吕涌波表示,今年以来,他已经主持了五场风投、私募基金与泉州民营企业的对接会,活跃其间的,不乏摩根士丹利、红杉资本、高能资本等,其密集程度是几年来最热闹的一年。据了解,今年来,已有泉港东高管材、惠安内外矿业等十余家上市后备企业先后获得了私募基金的青睐,所收获的注资不乏数千万之巨。像倪忠森,今年就先后从中牵线搭桥,促成了三宗企业与风投的合作。
吕涌波认为,“经过上市前的准备,企业的产权明晰,内部治理结构规范,这样要与风投或私募资金谈判,就比较容易了。在上市受阻的情况下,用股权出让等方式,获得风投或私募的注资,是企业解决发展瓶颈一个很好的思路。” 对于这种观点,倪忠森也颇为认同。
从政府层面来说,也在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而做出积极引导和尝试。吕涌波介绍说,本月中旬,泉州市出台扩大内需16条实施意见中,就对扶持企业上市做出明确说明。其中,对于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政府将支持其运用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形式实现再融资。
而另一方面,各种形式的融资平台也随之打通。10月23日,福建省首家试点小额贷款公司———晋江市恒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随后,晋江首家本土创投公司红桥创业投资公司也浮出水面;9月和12月,晋江、石狮先后出台商标权股权质押贷款的有关规定。
“我觉得,小额贷款公司,商标权股权的质押贷款,都是在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吕涌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