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应积极布局内销市场寻销售新途径
生意社12月31日讯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逐渐显效,200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速将低于去年水平,预期全年出口额为1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下半年贸易顺差依然存在,预期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升值趋势。面对今年纺织经济出现的新形势,大多数企业通过订单提价部分消化减利因素,这是目前直接可行的手段,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从深层次来看,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形成的“淹水效应”,将让一些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从而扭转多数小企业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状态。中国纺织行业仍具有长期发展积累的竞争力优势,内外部的压力对行业发展而言,一方面是行业发展的困难和阻力,另一方面则是行业转变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重视科技和品牌的贡献率,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前提下。纺织服装企业也要看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要意识到纺织企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在国内市场。企业应积极布局内销市场,不要把出口当作产品销售的惟一途径。
在新形势下,纺织行业必须坚持“内外销两条腿走路”的贸易政策,促进纺织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外销出口出口主导型企业,应逐步加大内销比例。
1、观念转变。内销市场与外销市场的市场差异较大,外销销售相对简单,而国内市场不仅销售情况复杂,而且不同区域的销售特点变化较大,这就要求企业不能按照惯有的思维方式来开拓国内市场。纺织企业要观念更新,及时升级。做外销出口,一年的利润基本是可以简单计算出来的,而做内销前几年基本上都是在培育市场,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内销产品的采购、生产周期远比外销产品长,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更多,对管理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在观念上,不能急于求成,在心理上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注重市场调研和分析。提高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要注意一看市场环境,二看消费者,三看竞争对手,四看自身资源。要充分研究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性、市场环境的特点,竞争对手的操作模式和自身的优劣势。任何战略、策略的出台,一定是来自于充分市场调研和分析后的结果,而决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战略策略错了,就意味着方向性的错误,后期再努力,都可能是南辕北辙。
3、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切不可盲目学习行业内的成功企业,哪怕是具有很强实力的企业,也不能照搬照抄。形式上学会了,但时代环境不一样,资源状况不一样,或者企业的内功不够深厚,也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自身资源状况,不断进行调整,建立适合自己的销售模式,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效益比规模更重要。因为内销的规模往往不能和外销相比,很多出口企业胃口都比较大,刚切入市场就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希望获得高额的销售。殊不知,国内目前很多优秀的行业领导品牌都是经过十多年市场的摸爬滚打、不断的积累,才达到今天的规模,此间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出口讲究规模,讲究销售额,转型内销时,要追求效益。企业的最终目的不是做大做强,而是要追求更多的利润和效益,因此,效益比规模更重要。
5、把握推进节奏。外销企业进入国内市场,要确定明确目标,制订详细的推进计划。这个目标既要有长期目标,同时也要有中期和近期目标,根据国内市场拓展的实际情况,随时动态调整,控制好推进节奏。由于实力千差万别,所在行业的特点也不一样,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在确保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品牌和渠道建设,稳步提升。外销型企业尤其是没有国内市场经验的企业,前期一定要扎实开拓区域市场,只有取得了区域市场的相对优势,只有找到销售模式后,才能全线出击。
6、打造市场。外销型企业进行内销时,由于前期没有国内销售经验,切不可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要先在部分样板市场进行销售,在此过程中,找到内销产品的盈利模式,积累足够的经验,锻炼好队伍。样板市场的选择,最好是选择非重点市场,即使操作失败也不会危害到企业长远的发展。另外,样板市场要选择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市场,这样锤炼出的模式复制才具有普遍性,同时,要选择反应速度比较迅速的市场,产品铺货,广告投入后,很快就能知道操作中的对错,这样可以节省资金投入和操作时间。
7、学会借力。企业要学会借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没有销售网络,可以借经销商的力。比如一些优质经销商,长期在市场上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拥有完备的销售网络,良好的运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资金实力,这些都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既然企业自身积累还不够坚实,缺乏合适的人才和配套的组织体系来开拓国内市场,可以通过猎头公司挖来富有市场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借助外脑,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帮助企业做好规划。不仅可以为企业少走弯路,节省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运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