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往事:古青州织品 汇丝绸之路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何处?近来,有关丝绸之路源头的探讨众说纷纭。日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十余位专家齐聚青州,探讨古青州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继首领位,铸九鼎,分九州。古青州是古九州之一,覆盖了山东含胶东半岛在内的大部分地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古代发达的丝织业,和这片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身女子而马首者——野蚕原桑的远古传说
古青州是蚕桑业的重要发源地,追溯历史,早在几千年前,古青州就有了桑蚕业发展的遗迹。
1966年春天,在青州市苏埠屯发现的商代墓穴中,出土了几件晶莹剔透的玉蚕。这些玉蚕形态逼真,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它们的形体像是被缫过丝的蚕蛹。
无独有偶,1985年5月,在山东济阳刘台西周墓穴中也出土了一批玉蚕。这批大小不一的玉蚕分布在墓主的周围,共计22件。
在远古传说中,有关蚕的故事发生地也都在山东。这些传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的《蚕赋》里,称蚕是“身女子而马首者”。
晋代干宝所编《搜神记》中,这个传说更为完整:太古时候,黄河岸边一户人家,父亲出门在外,家里只有一个小女儿和一匹牡马。小姑娘思父心切,就对马开玩笑说:“你若能将我的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奇迹出现了,马挣断绳索,从千里之外将父亲迎接回来。父亲回来后听闻此事,观察到马的情绪反常,便将马射死,将马皮剥下放在院子里晾晒。当小女儿从边上经过时,马皮忽然从地上跳起来,裹着小姑娘飞走了。后来人们在一棵桑树上发现了全身包裹着马皮的小姑娘,她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蚕。身体修长白晰,头似马,吐丝做茧,后来被尊奉为蚕神。
到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统治下的古青州所在地,大力鼓励发展桑蚕业。管仲曾建议齐桓公提倡农桑,百姓当中有熟悉蚕桑技术,能防治蚕病的,政府应采纳他们的意见,并给予黄金一斤或粮食八百的物质奖励。此外,齐国统治者还在春天给予桑农贷款,以补充桑农生产资金的不足。为提倡种植桑树,甚至要求百姓在住宅四周,只准种植桑树,以促进养蚕业。如果种植其他树木,则以妨害养蚕为由加以禁止。
由于齐国政府对丝织业高度重视,桑树种植面积的扩大及家庭桑园的出现,使齐国成为最早的丝织业中心。齐景公时,“衣黼黻,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晏子春秋·谏下》)“黼黻”,是指的华丽高贵的五彩衣服。《国语·齐语》载:“昔吾先君襄公……食必梁肉,衣必文绣。”“文绣”,即刺绣异彩花纹的丝织品或衣服。两种精美织品反映了当时齐国丝织业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