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终盘点之协会篇:中纺协是“行业工兵”
2008年,当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有着几千万从业人员的中国纺织服装业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简称CNTAC)迅速展开行动,凭借对行业状况及内在规律的充分把握,第一时间将行业的真实现状上报国务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到极致,为行业发展创造了尽可能宽松的环境,同时,更注重从行业内部入手,通过向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产业升级铺平道路。
时值岁末,第一时间了解到协会一年工作中的一些情况,独家披露现今中国典型的行业协会是如何作为的,并愿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其中蕴含的感动……
“对于整个行业、对于协会来讲,2008年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
谈到2008年协会的主要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给出了这样的概括:“2008年,作为一个国际化程度最高、有着几千万从业人员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中国的纺织服装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关头,作为行业协会更要伸出双手,左手架桥,右手铺路,最大限度地保护行业企业的利益,抵御经济衰退。”
杜会长所说的“架桥”是指为行业企业改善外部环境,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拓展各种交流合作的渠道;“铺路”是指从行业内部着手,通过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
架桥
行业协会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起到政府与企业、国内与国际、产业链各环节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
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不仅为政府出台支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作了大量工作,还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纺织行业携手共进,以及通过举办大型专业展会,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实现产业链集成创新等方面架起一座座桥梁。
六省调研:
洞察企业冷暖建言政府决策
行业协会对行业自身的变化最为敏感,最了解行业的实际状况。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水面后,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的压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谈起六省调研时说,为了了解和掌握纺织行业的真实情况,并将行业的现实状况向国务院反映,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依据,行业协会有责任对行业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
2008年3月3~20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共组织出动了62人次,分赴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河北六省份,开展行业调研,重点调查了34个市(县、区)、74个镇,广泛听取了六省经贸委(行业办公室)、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以及专业市场管委会、协会的意见。这六个省纺织行业的销售产值约占全国纺织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的81%,利润总额占83%,出口占74%。全国试点产业升级的137个产业集群基本聚集在这些省份。调查结果表明,协会对2007年行业结构的分析和对2008年的判断得到证实,2007年宏观政策在2008年的积极效应加上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从紧的货币政策、生产资料涨价等一系列因素,确实使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感到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