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棉花收购加工月报
二、籽棉收购价格走高,棉农收益有所增加
12月,在国家再次收储政策的刺激下,一些加工企业增加了籽棉收购量,促使收购价格企稳并微幅上涨,均价由月初的4.74元/公斤上涨至月底的4.76元/公斤。其中长江流域涨幅最大,由月初的4.53元/公斤到月末的4.77元/公斤,上涨了0.24元/公斤,涨幅5.3%。12月下旬,内地部分加工企业严格执行政策要求,在自定衣分、水杂标准下按5.2元/公斤的价格挂牌收购籽棉,激发了棉农交售籽棉的积极性,籽棉交售进度明显加快。
被调查企业12月标准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为4.69元/公斤,与11月基本持平,仅下跌0.01元/公斤。
三、棉花价格上涨,棉籽价格下跌,加工企业利润稳中略减
12月,棉花收购和销售价格均有所上涨,收购成本有所加大,但销售情况仍然不理想,棉籽价格下跌,加工企业利润略减。
被调查企业收购籽棉折标准级皮棉平均价格为10286元/吨(不包含加工费),较11月上涨40元/吨,其中长江流域上涨了109元/吨。销售价格,内地329级大包棉由月初11000元/吨上涨至月末11200元/吨;新疆230级大包棉则基本稳定在12900元/吨。尽管销售价格有所上涨,但有价无市,企业销售仍以交储为主。
另一方面,光棉籽价格继续下跌。月初光籽价格为1562元/吨,月末跌至1240元/吨,全月下跌322元/吨,跌幅达20.6%。12月光籽平均价格为1.40元/公斤,较11月下跌0.10元/公斤,跌幅6.7%,较上月减少5.1个百分点。
四、收储政策作用明显,具体细则尚需完善
在短短的三个月,国家三次出台收储政策,对保护棉农利益、稳定国内棉花市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企业反映,交易规则频繁改变,导致企业无所适从,影响了政策效果。一方面,企业大批人手忙于学习新规则,由于不熟练,在操作时经常出错,增加交易成本之外,还很难中标;另一方面,是包装问题:收储开始时只要求包装符合国家标准即可,有近400多棉花加工企业支持技术创新,积极采用新型塑料包装袋,已用300多万只套袋包装了70多万吨大包棉花,而且还购买了大量的备用袋,而国家突然决定不再收储塑料包装大包棉花,加工企业为此将增加大量成本。